讀《「想像的共同體」說出多少心有千千結呢?》時,作者蔡榮裕用佛洛依德來看「又愛又恨」,這種矛盾情緒,很類似我在另一篇文章中用的ambivalence;但我當時確實沒聯想到的是,似乎也能從Deleuze跟Guattari的「精神分裂」去看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全人類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矛盾感到焦急,而《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搖擺不定時,今年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締約國大會(UNFCCC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甫通過的《巴黎協定》被認為是國際環境治理的一大斬獲。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在【法律白話文】寫了一篇《打在伊斯蘭國身,痛在敘利亞心:「是列強知法犯法,還是國際法在改變?」》,預告應該明天會刊出,所以應該可以公開了。這篇文章主要在看列強出兵ISIL的行為,是否合於國際法?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讀了三天的Gilles Deleuze,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又對他開始感興趣(雖然他年輕時真的挺帥),而且跟我的論文也絲毫沒有關係。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知識分子與權力》的筆記,來自Michel Foucault與Gilles Deleuze的對談(1972年3月4日)。雖然文很長,但內容很有趣,也比他們各自的著作容易懂些。當時針對法國社會的談話,放到當今的台灣社會,似乎仍然點中了一些關於「知識階級的焦慮」、「社會運動發展的旨趣」以及「庶民抗爭的困境」。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運的我,在資訊爆炸的時光束中,收到了六千英哩外的情書:「就算分開的每一天,還有彼此在心裡撐,我想要你...好好的。」從台北到布萊頓,我感動地哭了,回覆著:「你是我的禮物,我也捨不得做你包袱」,然後感傷著又笑了。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到一個月,我見證了一個「拒絕和平」(anti-anti-war)劃時代的國際法發展。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傍晚參加了一場特別的house party,簡短的、人數少少的chill-out:除了甜美的主人和我,其他還有一個義大利女孩、德國女孩,和一個姍姍來遲的英國男孩。大概有30%的時間,我們都在聊英國、德國出兵的事,義大利、德國的難民問題,縱然彼此視角略有不同,但都大致同意在相近的結論上。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說民主、和平、人權總是一致?
但這個話術是否熟悉地理所當然?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月1日剛參加完一個大師雲集、相互捉弄的研討會(還挺貴的),是BIICL舉辦的British Influences on International Law。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在臉書上po了一篇討戰意味濃厚的狀態: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在 「土俄鬧劇」(俄戰機遭土國擊落,兩國嚷嚷不結盟了)越演越烈的時候(撰文當下,俄國已經揚言要取消免簽、經濟報復,「除非得到合理解釋」),而「中國參加空襲」的消息也「不負眾望」地傳了出來;據說是在歐美施壓下,加上莫斯科老大哥被偷搧了一巴掌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原因)。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關係,以後找我說話吧!」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志 與 家]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得自己很有潛力參加政論節目&下定決心最後一篇相關文章
   說好不追蹤卻還是忍不住~damn!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我在臉書上提問到:「的確。每個地方有各自仍須對付的問題。第三世界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各醫療領域中,都仍然有十分嚴重的健康落差和醫療不平等的情況,這點還是WHO的主要工作之一,希望將來能有所進展。不曉得除了歐洲以外,有沒有其他地區的運動者也有在動員《國際跨性別去疾病化行動日》這件事,這點讓我也蠻好奇的。」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好多泰國朋友都跟我說過一句話:
     「你們觀光客眼裡的泰國,是戴了面具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著「刑法227存廢與兒少保護/自主」、「巴黎/貝魯特恐攻與國際聯軍反擊」和「宗教自由、難民與其他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等雜感,這篇最主要是想抒發一下最近積累太多的話,沒說,但都指涉了一個關鍵,那就是:國際(人權)法不得不面對的侷限—作為「規範國際關係」之法限制、作為「人權保障」法源的限制、作為「有效規範」自身的限制。而我不懂的是,當脈絡被每個人每張嘴每枝筆都梳理地如此清楚的時候,再來就是「價值選擇」的問題了,怎麼一個個國際法律人反而置喙如此少,難道不明白「噤聲也是一種立場」嗎?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幫《法律白話文運動》寫了一篇稿
結合了《恐怖的差別與無差別》與關於法國反擊的國際法評論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恐怖」的不是人,而是那個行為,及其造成的狀態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特地回台灣參加的ILGA-Asia,拿回很多收穫,直到這幾天才回頭讀當時隨手寫下的筆記時,看到了transmen那個場次的部分,覺得最後的QA有個特別饒富趣味的地方,忍不住想特地分享一下...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以為再也沒有機會了,直到我再遇見你。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轉載.序>.<>.<>.<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轉載.序>.<>.<>.<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轉載.序>.<>.<>.<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