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很理智,因為理智的名,可以讓我灑脫
沒想到,當你轉身離開,我還是哭了
- Sep 05 Mon 2016 06:59
【再見。一次就好】
- Sep 03 Sat 2016 12:03
【八九月的兩三事】
不知不覺,九月了,夏天好像也快過了(WHAT!才兩週!)前陣子寫了一個自己很喜歡的自介,但可能也一下就不喜歡了,一如往常地善變:「現居於英國某一海濱市鎮,體驗孤冷的菸酒生涯,探索他者與反思自我的交替過程中,逐漸相信:閱讀能生產慾望,對話能實現解放,觀察能完善批判,寫作能成就想像。」
- Aug 25 Thu 2016 06:11
【礙知/愛滋。無間道也】
「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 Aug 17 Wed 2016 08:27
【習以為常】
各位觀眾,登登登登!在Dresden失落的錢包,一波三折地回到Brighton了。其中還發生過英國辦事處退件、英國郵局寄錯地址的情況,承辦的警察杯杯比我還崩潰,不過最開心的還是拍立得都失而復得了(雖然現金都沒了,哭哭)。
- Aug 13 Sat 2016 23:19
【反藥正典中的眾罔兩】
因為一口氣寫得太長,想法也是東拼西湊的,後來整理了很久,也拆成了兩篇「跟法律有關」及「跟法律無關的」。不知道最後會不會投(投了也不知道會不會登),不過就先把原來最一開始亂七八糟的草稿貼在這裡,作為備份。
- Aug 07 Sun 2016 23:17
【全民運動化的Brighton Pride】
天氣難得放晴,暖到每個人都可以換上夏季的衣服,實在很難想像遊行前後都是灰濛濛的陰雨天。今年參加的比較完整,感受到一種讓我很不適應(但又挺過癮)的理直氣壯。
- Jul 29 Fri 2016 09:16
【忘/記那些被打破的暗櫃】
他者認同的途徑有可能是陌生且冥頑的,自我認同亦然。
賽菊蔻,《暗櫃知識論》(1990,頁59)
- Jul 28 Thu 2016 00:44
【歡迎來到五花八門的聯合國大飯店】
聯合國大會於2016年7月25日作出決議,會員國一致同意將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納為聯合國「相關組織」(related organization)。不過,聯合國相關組織到底是什麼呢?這可能得話說從頭了。
- Jul 20 Wed 2016 01:55
【雞巴的同袍情誼。色情研究X同志運動】
前陣子去聽了一場關於男同志色情研究的座談會,主辦單位想像中的規模很大(約60人的場地),最後卻只有大約十來個聽眾,有點尷尬,卻很溫馨。主持人是Debra Shaw,演講人是東倫敦大學的Stephen Maddison教授,以《雞巴的同袍情誼?》(Comradeship of Cock? Gay Por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Voyeur)為題(尚未正式刊出,但已徵詢他的同意以中文介紹發表)。
- Jul 14 Thu 2016 09:20
【文本的延續是現實】
文本的延續是現實,又或者,現實的再現成為文本?此消彼長之間,取決於詮釋,縱然不願(割離)加諸過多個人的情感投射或價值判斷,仍似乎逃不過對「自我」的期許(當然,就會避免不了對他人、對社會的想像),難道最後還是得回到「現象學」(phenomenology)?
- Jul 13 Wed 2016 21:24
【南海爭端仲裁與所謂和平】
【補:刊出後引言】
- Jul 06 Wed 2016 07:02
【不負責心得。Brexit】
就在旅行的過程中(6月23日)得知脫(留)歐公投的結果是決定退出歐盟。於是我忍不住問:日不落?日不起?略帶嘲諷地說出,「一覺醒來,竟然真的脫歐了!(拿美金的公費)留英生有福了」這樣的話。
- Jul 04 Mon 2016 06:33
【中歐日記363小時】
19 June – Pilgrambrücke; Mariahilfer Straße @ Wien
- Jun 16 Thu 2016 14:16
【從Orlando Shooting談恐同】
最近發生在美國奧蘭多的夜店槍襲案,震驚了世界各地的同志社群,眾人紛紛揣測犯案人的動機,當下的擊斃使得這件事成為懸案,從異性戀仇恨犯罪(hate crime)到自我認同不足導致內化恐同(internalised homophobia),甚至有以該人的種族、宗教、性別等問題及其私生活切入。各項分析皆有憑據和腦補的部分,而本文只是想藉此討論「恐同」這件概念,然後從國際人權法上「健康權」的角度,探討其與社會、個人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 Jun 09 Thu 2016 05:10
【美加Roundtrip隨手扎】
及時的邂逅 即時想像
尋覓著 遍地取材的機會
- Jun 05 Sun 2016 22:40
【石皮 蛋 日。快樂】
今年生日,放了自己一個大假,在北美兜了一圈,很開心一路上都有好朋友陪伴著,所以這趟旅程充滿歡笑,也增添了許多見聞。
- May 22 Sun 2016 07:51
【Mi Cariño Loco】
Oye! Mi cariño bicho,
看過你的眼淚,我們爭吵過好幾次
- May 21 Sat 2016 10:35
【Αναρχία作為一種新政治】
最近終於開始進到無政府主義(anarchism)了,希望能提出一個世界無政府主義(cosmopolitan anarchism)的主張,雖然我是試圖從Foucault的community of the governed和Deleuze的body without organs中調和並推論出這種反一切形式威權或殖民、極致個體主義的社會參與,一種與queer critique相得益彰的政治理論,其中世界主義的成分是為呼應queer nation,是類似後民族主義(post-nationalism),而徹底反國家主義(anti-statism)的。
- May 10 Tue 2016 07:41
【左|右。為難。右|左】
這主要是近日的一些讀書筆記,雖然大部分都只是整理各家之言,但也藉此逐漸能體會到the care of the self跟body without organs的意義;或許,最後我們都還是得回到「自身」的慾望及其社會意義,才會知道自己在批判什麼、被什麼給批判著。
- May 09 Mon 2016 10:59
【離散≠混沌。紛雜狀態】
繼前幾天線上讀書會進行了Plato《地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的討論,我因此也獲得機會瞭解一下「理型論」(theory of Forms)的意涵;隨後在倫敦講臺讀書會中稍微探究了Milton Friedman及其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背後的基本邏輯,然後再度陷入「左/右難捨離」的長考,不過那不是這篇筆記想著墨的重點。也許有機會再分享這部分(還得再想過,因為這的確也是我論文中最有可能被挑出來打的部分)。
- May 08 Sun 2016 09:08
【從痛苦到解放】
今天在Queerology上看到新的一篇【有稿來Q】,讓我實在太震憾了,十二巷說到:「要強暴一個人實在是太容易了。」如果不談法律裡的「致使不能強迫」、「性器接合」、「主觀犯意」,甚至「抵抗事實」等構成要件,我想每個生命個體都能更容易辨別彼此之間的權力關係。
- Apr 25 Mon 2016 06:45
【UN秘書長。國家公僕/人民的外交官】
最近位於紐約的聯合國(以下簡稱UN)總部正沸沸湯湯、馬拉松式地在舉行一場史無前例的活動(六月份在倫敦),那就是:遴選下一屆秘書長(Secretary General)(按本屆秘書長的任期,預計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的候選人不僅需要符合資格,還得向所有會員國和與會的公民組織團體報告自己的政見和展望,為下一任「世界的外交官」競選。
- Apr 18 Mon 2016 05:37
【國際法中的災難應變與救助】
[補序]弄了好久的專題終於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