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 reflexivity (218)
- Jul 25 Thu 2024 15:33
【影像敘事。雜記】
- May 24 Fri 2024 15:43
【記憶列車。政治暴力創傷療癒】
- Mar 15 Fri 2024 23:00
【談人權。原住民障礙者】
- Jan 13 Sat 2024 17:29
【解殖意識>文化能力】
- Jul 29 Sat 2023 17:31
【Visiting Scholarship @ UoT】
A more-than-one-month visiting journey is reaching its end. Thought it’d be “just a vacation”, which became an even more productive study retreat with a proper work/life balance – something I always took as a luxury in Taiwan. Intimacies play an essential part in this process that has long been compromised by never-ending work back home.
- Jan 24 Tue 2023 15:05
【Pangcah。Aray】
- Mar 02 Wed 2022 13:22
【戰爭與和平。後記】
- Aug 29 Sun 2021 19:01
【Before Post-Pandemic。後記】
COVID-19導致了一場讓世界各地幾近停滯的全球大流行。疫情擴散迄今約兩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一舉一動備受矚目。回頭看,2019年12月疫情在中國正式通報。2020年1月23日,WHO決定暫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宣告「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當時引發全球嘩然。一週後,WHO於2020年1月30日再度召開緊急委員會,由於事態已嚴重,疫情在歐美大國遍地開花,幹事長譚德塞終於決定宣佈PHEIC——正式「國際化」COVID-19的疫情。
- Apr 15 Thu 2021 16:37
【Decolonising Global Health】
- Feb 11 Tue 2020 06:51
【人權的條件】
受邀為《人權的條件》寫導讀時,我受寵若驚。今天,任何研習國際法的人應該都無法錯過這本書的作者——沙茲(Philippe Sands)——和他參與過的各個國際談判、訴訟和仲裁。沙茲涉獵的領域非常廣泛,從人權保障到刑事正義,從投資人保護到國際貿易,從領土與海域劃界到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最具影響力或可說是九零年代完成談判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和《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他當時是小島國家聯盟、聖露西亞和所羅門群島等代表團的法律顧問。對他來說,國際規範體系是整體且一致的,而正義原則應該被體現在社會關係(包括國際關係)的所有層面上。
- Oct 05 Sat 2019 01:10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6】
- Oct 05 Sat 2019 01:10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6】
- Oct 01 Tue 2019 23:37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5】
- Sep 23 Mon 2019 23:33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4】
- Sep 18 Wed 2019 23:30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3】
- Sep 15 Sun 2019 23:26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2】
- Sep 13 Fri 2019 23:22
【健康與人權之實踐—1】
- May 31 Fri 2019 00:42
【亞洲第一。同性永久結合關係合法化】
2019年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也是立法院針對三個不同版本的同婚專法草案進行表決的日子。在民進黨多數立委支援及部分國民黨立委「跑票」的情況下,行政院版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下稱「748解釋施行法」)順利三讀通過,日前已於大法官所承諾的5月24日開放同性結婚登記。目前已有超過 500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在台灣的婚平路上開啟歷史新頁。
- Mar 16 Sat 2019 01:53
【Global Health Study Group in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