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in’t sure, yet, I think ‘what made him win’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he will lose’, because there is anyway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but the popular power was definitely underestimated.

Maybe we just started to see what democracy means…has it never really promised anything in practice but only in theory by philosophers. I gradually come to believe that it’s all about the ‘emotion’ rather than ‘reason’ about (in)justice, which makes no general sense to everyone.

Giv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leadership or even a particular person’s charisma itself imperials and probably kills ‘demo’cracy. Otherwise, what we have been pursuing is not democracy but a smart and ethical authority, and that can be anything in whatever form of socio-political system.

人們把川普描繪的好似亂世大魔王,但真正教人憂患的是他可能根本沒有能力治理被他召喚現身的「群鬼亂舞」。各種事後諸葛文、心酸哀怨文紛紛出爐。

這次美國大選至今我都盡量採取觀望,雖有想法,又怕有失偏頗,畢竟不在美國本地,但開票日後看到許多攻擊、羞辱事件,不禁背脊發涼…

然而,希拉蕊是不純正的混血公主,讓人無法測度其真誠、血統和思想,人們卻還是對其抱有一絲希望,究竟是出於對亂世的恐懼,而寧願延後「革命」之引爆,還是因為看破魔人川普將無以為繼?

不過,總之,各種臆測已經沒有意義。當今世局的魔人(黨)方陣儼然即將連線、聯盟,但這些領頭的魔王是否真能以邪勝正,從此萬壽無疆,至此,眾人毫無頭緒。

唯一能確定的是,一場腥風血雨的苗頭已然成形,更多的矛盾和衝突,有如山雨欲來,人人自危而自保,將會有越來越少的同情、體諒(無論虛妄與否),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真實危機感與恐懼感,對任何陣營都是。

關於歧視和暴力事件每天都在美國發生,也在各地隨時上演,不過川普勝選發揮了鼓勵的作用。許多人認為他挑起了一些人民平常想做卻不敢做、想說卻不敢說的那些想法,那些平時被包裝好的樣貌。

就跟年中的Brexit情況類似,我相信,因為在英國也是。雖然每天都能聽說大小不斷的紛擾,但看到事件後都有一個hashtag + Trump/Wall,實在很像將所有恐怖攻擊都「歸功」ISIS的感覺。

越來越不像「單一」仇恨事件,而是一種快速集中(totalised)而轄域化(territorialising)的聚合體,侯智元在《我不是川普鐵粉,我只是反對傲慢地解讀民主》系列文中(包括早先那篇《「覺醒鄉民」的逆襲,與「美國夢」的矯情》)提到:

「菁英版的民主」是民主原型的宿敵?

很多評論將之化約成菁英對抗平民,但兩者誰不是菁英?或許要回到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民主?」。

剛看完開票時,我也是這種感覺:如果以社會契約來說,這不就是美國人(不論開墾者或後來遷入者,當然,原住民根本沒機會表示意見)當初共同決定的遊戲規則,那也必然是一種民主意志的展現。

然而,隨後發生的攻擊事件等,就不在「該」民主制度也應該體諒或包容的範圍了,是仇恨或歧視與否,則應該回歸法治。畢竟,那已經不是選舉策略的部分。

有人倖倖然說:「接下來四年不是要看川普會炸掉幾個國家?」我覺得,反倒不一定;因為比起希拉蕊,狂人通常反而才是那個孤立主義者。如希拉蕊上台,一個典型的pro-democracy/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ist,才是小國會擔心的,冷戰氛圍隨之再起,也不無可能。

川普上台還是得面對國會、眾議院和地方與中央之間的角力,但支持者可是從川普當選的當下得到各種正增強,反而比川普上台更來得令人擔心,而這也是我後來沉澱後反省的。

一開始我以為,就算是總統制,還是有權力分立的制衡,因此不用太擔心,黨內也一直有反對或制肘的聲音,所以將異議不斷,所以更不知道如何收場的應該是這時刻突然大量積累的傷害,當然撕毁「和平假面」也是剛好而已,但的確有很多人是靠那張面具維繫稍稍可以算得上是平靜的生活。

不是說「面對現實」的叢林法則絕對有錯,但隨之減少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正義,到頭來置誰生誰死都還不一定,若看成一場菁英與普羅之間的對抗未免才是「失真」。

前國務卿和財團首腦之間,沒有誰真的在乎普羅,甚至普羅之間的混亂失序。前者要「權力」,後者重「利益」,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將犧牲偏偏的是「權利」,所以說,大魔王的崛起,不是普羅的覺醒,而是葬送普羅。

因民主制度而生,以置民主精神於死地。




arrow
arrow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