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ght club collects the persons who try to fight for themselves.

Sometimes we just don't know what we lost during getting older,
so we trained ourselves more practical to approach the reality we face.
On the other hand, it means that we hided a part of the real us,
what should be worse, we don't really know why we do exist here.

The boss, the teachers and the parents, are always satisfied by us.
However, they are the guys who keep satisfying with others as well.
What's wrong with the world on earth, why are we restricted within rules?

Can we just let it be and gone?
The answer must be "no way"!
Cuz' we got involved in problems from those bad experiences we encountered.
That's why we got fat chance every time, when we assumed we still survived.

I'm not personality spilt, and so you are.
But why do we see other us by our side, whether we ignore them or not.
They want to remind us something unforgettable, or we'll feel guilty.

Don't make any excuse for you own self, and it would push you dying.
Do you remember the slogan of NIKE, "Just do it!" What a strong desire!
And the one of Adidas, "Impossible is nothing!" How persuasive it urges.
Nevertheless, how much do we still remember or memorize?
I dare say that, nothing!

At least, none of for us own.
Even so, not so much for us, either, but we just have no choice, don't we?!

What a fighting club, what a marvelous stuff I got rid of already.
To fight for my living is alway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 can't try.
So, let it be and out of my head. It comforts more.

------------------------------------------------------------------------------

(Copied by somewhere, and I just don't remember where it should be...)

中文片名:《鬥陣俱樂部》 (1999)
導演: David Fincher
編劇: Chuck Palahniuk(原著小說), Jim Uhls
演員: Edward Norton, Brad Pitt, Helena Bonham Carter
對我而言: 8/10


一個為了治療失眠,即使自己健康得很卻去參加許多慰藉團體活動的市井小民偶然認識一個酷斃
了的神秘男子。這個充滿現代感的吟遊詩人用接近棄世的頹廢哲學引導他發現自我,並共同創建
了一個以沒有理由的打架為主旨的地下組織。當事情開始演變成一支私人軍隊四處搞破壞時,他
開始嗅到世界末日的氣息並試圖阻止...

誰說這是一部描寫精神分裂的電影?說這部電影是描寫精神分裂就像是說《美國心、玫瑰情》
(American Beauty) 是一部搞外遇的電影一樣,是一個最漫不經心的觀眾所能得到最膚淺的觀
察。然後你會說:「哇!這部電影真是酷斃了!」或是「噢!什麼怪片,超無聊的。誰跟妳說很
好看的?」就這樣?那麼《三國演義》不過是一堆男人殺來砍去的無聊小說、《金瓶梅》也只是
男歡女愛的黃色小說罷了。

這是一部包著後現代外衣的後殖民電影。我很不習慣隨便把一個東西冠上後現代或是後殖民的大
帽子,以跟那些言必稱後現代言必稱後殖民的「知識份子」做出市場區隔,但是我想不到有什麼
更貼切的詞可以言簡意賅地形容這部電影的精神。如果要具體地訴說這部電影什麼地方後現代、
後殖民,請跟著以下的劇情導覽走,由此去得兩千,看看這部讓 Kafka 像是樂天主義者的電影
到底在講什麼。

不要被開場畫面搞混了,那只是導演 Fincher 玩弄的一個小小的時空倒錯手法而已。 If you
didn't get it, just forget it. 主角是一個看起來很正常,叫做 Jack 的上班族。我們
始終不知道他的姓,這對老外來說就等於不知道他的名字一樣。他得了失眠症----現在愈來愈多
的人得了失眠症,而他的治療方法是混進許多的慰藉團體裡跟一群將死之人擁抱痛哭。他最大的
慾望是買一大堆的IKEA 傢俱擺滿他的公寓。「我愛我的傢俱,他們對我來說就像生命一樣重要
。」他這樣對辦理他的公寓縱火案的警官這樣說。因為那些傢俱是他用來肯定自己的工具。「我
看著郵購目錄,想找到一組餐桌椅足以定義我這個人。」

然後他在回家的飛機上遇到 Tyler Durden ,一個穿得像 Dennis Rodman 的賣肥皂郎中。他
發現他的公寓連同他辛辛苦苦買來的傢俱全部被燒個精光,不得已只好去找 Tyler 同住。Tyler
跟他狠狠地打了一架。奇妙的是他被痛扁一頓以後覺得好極了,似乎這樣才覺得自己真的活著一樣
。「我痛故我在」。

如果你是一個有點敏感度的觀眾,你應該會想到這個問題:如果只有在感覺到痛的時候才覺得有活
著的感覺,那麼那些不痛的時候算什麼?你的身體活著,可是你卻不覺得自己活著。你是行屍走肉
嗎?必須要靠牙醫師在你的牙齒裡製造讓你想把他殺掉的痛苦才想起來自己還是個活人?我很容易
就想到這個,因為一個星期前我才剛從牙醫師的折磨裡走出來。每次走出牙醫診所時我都覺得自己
應該要活得更好才對。

抱著這個問題找答案,你很快地在那間破爛的大鬼屋裡找到。 Jack 看到那房子的第一個感覺是
「什麼鬼地方」,可是他很快地發現他「可以」在這個地方住得很舒服自在。他就算沒有 IKEA 傢
俱也可以睡得很好;事實上, IKEA 傢俱並沒有幫助他睡得更好。如果到這裡你還沒有聞到後殖民
的味道,別擔心, Brad Pitt 飾演的 Tyler 不厭其煩地告訴你所有你想要的東西全部是狗屁。
「你所擁有的東西到頭來都反過來擁有你。」他把鹽酸倒在 Jack 的手上,痛得他哭爹喊娘的,這
樣宣稱著。「放棄一切,你才能夠自由。」 Tyler 說得是那麼清楚:你是商品的奴隸,你被消費主
義殖民太久以至你根本就忘記自己是被殖民的,而被資本主義殖民的人最可悲之處是他根本不覺得
自己喪失了自由。抓住這個概念,前面一些讓你一頭霧水的伏筆都變得有道理了。

你為什麼需要 IKEA 傢俱?因為你覺得擁有它們可以過得更舒服。但是你真的需要它們嗎?如果你
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你就可以在那間破爛鬼屋裡睡得很舒服。所以 IKEA 為他們的傢俱製造了
第二個需求:你需要這個來表現自我,你需要這個來肯定自我,你需要這個,你需要這個,你需要
這個...什麼時候人變得那麼可悲,要透過他身邊的一切才能確定自己的存在?我看過一張標題叫做
「現代人的存在意義」的漫畫:電視機頭、冷氣機頸、電冰箱身體外包 CK 的衣服、長得像滑鼠的
四肢、甚至還有一條 CD-928 造型的陰莖;把這些拿走,人還剩下什麼?

所以我們看到被物質充分殖民的 Jack 生活得多麼悲慘:他建構自己理想的家居生活時,鏡頭上伴
隨著一件件傢俱浮現出來的卻是郵購目錄的解說文,好像是照著說明書在蓋娃娃屋;為了要有錢建
構這樣的家居生活,他委曲自己的本性做著無聊的辦公室工作,被一群沒有性格的無聊男子圍繞著
;焦慮跟無趣讓他失眠,他只好去跟一些隨時會因病死亡的人為伍並覺得那樣很舒服,因為將死之
人的慾望很單純,他們也不需要再為如何用商品表現自我傷太多腦筋了。而即使是這些時日無多的
可憐人似乎還是逃不過這個爛透的社會,我們看到一個女人表達她僅有的、最卑微的、想要在死前
好好做一場愛的要求被輔導老師趕下臺。

現在我知道為什麼 Jack 沒有名字了:他就是你,他就是我,他是每一個人。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 Tyler 就像是救世主一樣,告訴你我們不需要這個爛透的世界。 Tyler
跟 Jack 一起告訴你你是多麼的愚蠢,為了手機傢俱隨身聽奉獻自己的靈魂,而把這些東西推銷
給你的大公司就像 Jack 服務的那家汽車公司一樣,在評估過幾顆值五分錢的螺絲釘跟一百萬的
賠償訴訟之間的差別後決定用幾條人命來填補那個差別,而你可能就是那幾條人命其中之一;或
是更諷刺的,妳花大把鈔票用來表現自我品味的高級香皂是用妳花別的大把鈔票去抽出來的脂肪
做的。這真是一個爛透的世界不是嗎?

這個世界應該要被摧毀。 Jack 想打倒的 Ernest Hemmingway 只不過是健壯男人的代表而已
(有多少人知道他除了寫過《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以外還上過《花花公
子》的封面?),而 Tyler 卻想擊倒 William Shatner ,在《星艦迷航記》 (Star Trek)
飾演 Kirk 艦長的太空時代白人牛仔。這個世界許諾給我們的光明未來, Tyler 根本不相信。

我也不相信。所以我發現不僅 Jack 是我們每一個人, Tyler 也是。只是為了要在這個爛透的
世界----我想這是第四次強調了----生存下去,我們總是把 Tyler 壓到潛意識的最底層。大部
份的時候,大部份的我們就像是那個被水噴到的西裝男一樣,極力避免跟人打架,因為打架總是
讓我們失去賺錢的機會。但其實我們常常很想把眼前的某個人痛扁一頓,不需要否認,要討厭一個
人實在是太簡單了,特別是他侵犯到你的利益的時候。於是我們看到穿西裝打領帶,人模人樣的地
主毆打 Tyler 的時候簡直像野獸一樣既狠又毒。你我可能可以做得比他更狠更毒。

Tyler 的 Fight Club 迅速擴張並在全國各地建立分公司。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到處都是這樣的
人,被現實生活壓抑而無處發洩的人。然而當事情演變成一群將 Tyler 視為教父的法西斯主義者
開始四處搞破壞的時候, Jack 開始覺得不安。我認為他的不安不是因為舊有的社會結構正被破壞
,那也是他潛意識所厭惡的;他的不安是因為他看到一群新的奴隸,一群唯 Tyler 命令是從的殭
屍部隊。當他極力嘶喊著「死了一個人耶!」的時候,殭屍們跟他說「在大破壞裡,我們沒有名字
」。對 Volvo 來說,你的名字是一百八十萬的車款;而在大破壞裡,你依然沒有名字,就像在
Star Craft 裡所有的人類陸戰隊、異形口水兵跟神民電電樂大法師通通沒有名字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劇情急轉直下,電影繼續,而觀眾依然是一頭霧水。」 Fincher 有時候會忍不住
跳出來說幾句話。如果你真的到這個時候還是一頭霧水的話,那表示:一、你太習慣於平鋪直述的
娛樂片;二、你看電影的心態太過漫不經心,以及;三、你被殖民得太深了,到現在還沒有醒過來
。如果是這樣,你可以離開電影院了,因為我確信接下來的最後半個小時沒什麼好看的了。事實上
,劇情急轉直下後,這部本來超棒的電影開始失焦,淪為一般好萊塢娛樂片的水準;觀眾到這時才
知道 Tyler 是 Jack 的隱性人格,可我反覺得這時的 Tyler 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典型的想要摧
毀世界的瘋子,而 Jack 將扮演 007 拯救世界。我不能接受最後 Jack 還活著而 Tyler 死掉的
結局,那太鄉愿了,就跟 007 每次總是能把壞蛋幹掉拯救世界一樣不真實。 Jack 應該要死,在
他與自己的隱性人格 Tyler 的掙扎中被這個龐大無比的殘酷世界吞噬。

而他卻活下來了,跟女主角手著手看著不知名的大城市的摩天樓一棟棟被炸毀。這個城市跟我們的
主角 Jack 一樣是沒有名字的:我們不需要把紐約炸得天翻地覆(有多少電影非得蹂躪紐約不可?)
,因為這樣的城市就跟 Jack 一樣無所不在。啊,對了,你有注意到我都沒提到女主角 Marla 嗎?
很簡單,因為她根本不值一提。 Carter 的演技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這個角色在整個故事裡似乎沒
有半點作用, Fincher 把她擺進來好像只是為了情節上的需要而已。蠻可惜的,應該賦與她多一點
的性格,例如說介於 Jack 跟 Tyler 之間的灰色地帶之類的。

你可能會很驚訝我這麼說:《鬥陣俱樂部》的中心思想跟《美國心、玫瑰情》相當接近,同樣是描
寫一個後資本主義社會裡的無名小卒中產階級內心對現存生活的種種不滿與壓抑,以及他們如何找
尋自己的救贖。我非常欣賞 Fincher 在《鬥陣俱樂部》裡的後現代式的表現手法,給予相當高的
評價,但我個人從來就沒喜歡過這種風格;相對來說,《美國心、玫瑰情》用具有古典主義美感的
手法表現相同的主題,不噁心、不反胃,在相當舒服的情況下傳達同樣的訊息,我認為是更高明的
。光是比結局就立判高下了:你有想過為什麼當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幸福的時候,他卻非死不可呢?

最後我必須要說,看這部電影有一定的危險性。對很多人來說,這部電影對他們的健康有害;而對
少數低能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對他們身邊的人有害,因為他們會誤以為這部電影在告訴他們反社
會的破壞行為對靈魂有幫助。看過愈多的電影,愈發現有些人真的笨得可以。既然在美國有人在看
《美國X檔案》 (American History X) 時對著虐殺黑人的 Edward Norton 高呼萬歲----
Edward Norton 在《美國X檔案》裡魔鬼化身般的演出如果是大一微積分, Brad Pitt 在《鬥
陣俱樂部》裡只不過是國中代數的程度而已----有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後開始做些損人不利己的事的
話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電影不僅反映現實,它有時甚至會製造現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LPH Po-Han Lee 的頭像
    JELPH Po-Han Lee

    les voix: For/Getting|Re/Membering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