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轉載.序>.<>.<>.<
最近自己著手翻譯了Dominique Mosbergen在The Huffington Post上刊登的連載報導:Being LGBT in Southeast Asia: Stories of Abuse, Survival and Tremendous Courage。
當初讀的時候,覺得很受啟發,雖然有些尚待商榷的內容,但大抵上對於認識東南亞LGBT運動是很有幫助的,也點出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所以我覺得很值得跟更多華文讀者分享,尤其在ILGA-Asia大會前夕,覺得更與參與的運動者相互彰顯(補充)每一個生命故事的意義。
不過,由於著作權的關係,雖特地寫信詢問Dominique Mosbergen刊登中文翻譯版的可能性,可惜沒有獲得回覆,所以也不好放在公開的social media或任何公民記者的網站上,於是就轉貼在個人的部落格中,希望能至少盼到一些「有緣人」讀到。
>.<>.<>.<本文.連載【五】>.<>.<>.<
在柬埔寨,仍有許多家庭試圖「治療」性/別弱勢群體
「不管任何階級,出於被當作精神病患或罪人的恐懼,所有人都試圖隱藏他們一切與性有關的事。」
自從Meas Sophanuth在高中時開始變換性別時,他媽媽—擔心他的孩子將害家族蒙羞—於是試圖阻止在他眼裡那個「違背自然的行為」。媽媽拿走他的手機,把他關在家裡,也不讓他再見他的朋友們。最後媽媽把這個兒子帶到傳統巫醫那裡,在柬埔寨被稱作高棉泛靈祭師(Kru Khmer),希望那名祭師有能力「治癒」他的孩子。
這是一個充滿創傷的經驗,這名自我認同為跨性別者的Sophanuth去年在接受《金邊郵報》訪問時這麼說道,「在那之後,我再也無法從我爸媽那裡感受到任何一絲溫暖,他們嚇壞我了」。
像這樣試圖「治癒」的例子,在柬埔寨並不少見,尤其當LGBT群體常被視為有精神疾病或被「惡靈」纏身的時候。
「通常高棉泛靈祭師會對LGBT吟誦一些咒語,有時候他們會拿火燒你的頭、背或手掌」,一名LGBT運動者Srun Srorn談起一個典型的「治癒」儀式。「當他們拿火燒的時候,他們相信能趨散惡靈;有時候,他們也用竹子打那個人」。
柬埔寨是一個大部分人口都是佛教徒的國家,而在柬埔寨,同性戀也不是非法的,但LGBT群體受到邊緣化的情況卻相當普遍。根據2014年USAID/UNDP的調查,「很多LGBT表示,他們被他們家人趕出來,或是被強迫接受一些處置,像是強行結婚、施予『治療』,還有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虐待」。
「雖然佛教一般而言對於LGBTI是非常寬容的,柬埔寨仍然具有相當根深蒂固以家庭為導向的傳統文化,這對LGBTI群體造成了普遍負面的理解」,柬埔寨人權中心(Cambodian Center for Human Rights,CCHR)的Nuon Sidara這樣告訴《哈芬登郵報》,「大部分的LGBTI者仍然覺得出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汙名跟歧視仍十分普遍。不論任何階級—從窮人到最高等的官員—都可能會選擇隱藏他們一切與性/別有關的特質,害怕會傷害到他們自己的名聲,也害怕被當作精神病患或罪人」。
然而,柬埔寨的運動者表示,隨著時間過去,似乎有些改變的徵兆了。雖然進展非常之緩慢,但也不是完全沒有。2011年的時候,一個禁止同性婚姻的法令被廢除了,使得同性伴侶結合既不合法也不非法了。自那之後,Sidara說,有時候會在這個國家裡的某些地方聽聞同性婚姻。「有些村長決定要頒給同性伴侶結婚證書,只要他們其中有一個人願意被當作證書上的『異性』」,Sidara解釋道。
在像是金邊或暹粒如此大城市的市中心裡可以看見「繁榮的」LGBT社群,Sidara說,「而且很多LGBTI者在那裡都生活得很開放且快樂」。自從2004年,每年的五月中,LGBT社群以及他們的盟友都會聚集在金邊市慶祝同志驕傲週(Pride Week),像今年的主題是「我就是我」(I am what I am)。
雖然柬埔寨政府的名聲已經被貪腐、選舉舞弊和大規模人權侵害等指控搞臭了幾十年,運動者卻認為,至少政府已經展現出要處理LGBT議題的誠意了。
比如說,政府最近開始支持一些打擊校園裡LGBT歧視的計畫;今年,它也贊助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及CCHR共同帶領的行動,將為上千名柬埔寨教師提供培養LGBT敏感度的訓練課程。當然,運動者一致表示,這個國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以「治癒」這些問題,而非它的人民。
- Oct 27 Tue 2015 14:24
【LGBT在東南亞(五)。柬埔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