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4 Mon 2021 14:47
【疫調。文化能力—2】
- Jun 13 Sun 2021 14:44
【疫調。文化能力—1】
- May 20 Thu 2021 10:56
【Pandemic Time as Crip Time】
You could always manage well because the whole world had been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you.
- Apr 15 Thu 2021 16:37
【Decolonising Global Health】
- Apr 11 Sun 2021 16:31
【勞動節願望。職災保險法】
本次立法院的院會要處理的事跟法案一大堆,除了遲遲不願處理的燙手山芋「糾纏犯罪防治法」,躺了四年沒動靜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還成立了「立法院兒少權利促進會」,也罕見地通過了聲援緬甸民主的決議。
- Feb 08 Mon 2021 16:40
【瘟疫與法律】
到了今(2021)年1月30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或COVID-19)受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簡稱WHO)宣告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簡稱PHEIC)已正式滿一周年。然而,全球的病例數仍快速攀升,各類型變種病毒在各大洲許多國家之間持續擴散,短期內似乎觀察不到疫情減緩的趨勢。事實上,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就因世界衛生組織與各國政府顯然應變不及,引發許多國際法上究責之討論,尤其是國際衛生法中關於防疫的規定。因此本文要介紹與瘟疫最密切相關的《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簡稱IHR)。
國際公共衛生與法律
- Sep 26 Sat 2020 14:22
【不存在的國家。南奧塞提亞】
1989年開始,民族主義風起雲湧席捲前蘇聯,許多地方都爆發種族衝突。高加索地區位於裏海(Caspian Sea)以西的山區,是眾多不同族群的家園,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主要包括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奧塞提亞人(東正教基督徒),還有切爾克斯人、車臣人、阿瓦爾人和各種講土耳其語的族群,大多是穆斯林。
- Sep 11 Fri 2020 15:28
【大家都想教你怎麼過日子】
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的同時,食品業和飲料業者也經常透過捐款來宣傳行銷。其中,可口可樂就在 6 月宣布要「向拉丁美洲醫療中心捐贈超過 250 萬升的飲料」來「支持社區及衛生專業人員」。類似地,雀巢也表示,要「在對抗大流行傳染病的前線,向醫療機構、食品銀行、食品運送組織和救濟組織提供支持」。
- Jul 25 Sat 2020 02:05
【盡量活得不東倒西歪】
居家隔離這陣子
不知道是時差讓我日夜顛倒
還是多出來的時間
讓人同時混亂且冷靜
讓人寂寞地自娛自樂
大部分的時候我只是想著
盡量不要活得太醜的樣子
提醒自己換上新衣
提醒自己去沖個澡
提醒自己還是隨便吃點什麼
一個小鍋子一點零食
度過每個要餓不餓的時刻
- Jul 10 Fri 2020 02:37
【It’s About Time】
- Jun 05 Fri 2020 23:00
【Zorionak Zuri】
- Jun 03 Wed 2020 03:38
【COVID-19 Journal—五月】
- May 13 Wed 2020 01:22
【COVID-19 Journal—四月】
- Apr 18 Sat 2020 06:45
【國際鬧脾氣大賽】
最近關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下稱世衛)的爭議不斷,尤其是國際關係層次。先是世衛遭批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反應太慢、與中國沆瀣一氣,還被戲稱「維尼快樂組織」(Winnie Happy Organisation),也讓世衛總幹事譚得塞(Tedros Adhanom)氣急敗壞,和台灣人對罵。
- Apr 01 Wed 2020 01:52
【COVID-19 Journal—三月】
- Mar 02 Mon 2020 13:00
【COVID-19 Journal—一二月】
- Feb 24 Mon 2020 03:20
【The WHO’s Taiwan paradox】
Due to the recent outbreak of new coronavirus (COVID-19), Taiwan – which is greatly affected because of its intensive communication with China – has come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spotlight, because of its exclusion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 the largest institution responsible for disease control. Drawing on the rules/practices regarding the WHO-related meetings, this essay discusses why it is so difficult for the Taiwanese to be heard by the WHO, let alone for them to be present at relevant forums.
- Feb 11 Tue 2020 06:51
【人權的條件】
受邀為《人權的條件》寫導讀時,我受寵若驚。今天,任何研習國際法的人應該都無法錯過這本書的作者——沙茲(Philippe Sands)——和他參與過的各個國際談判、訴訟和仲裁。沙茲涉獵的領域非常廣泛,從人權保障到刑事正義,從投資人保護到國際貿易,從領土與海域劃界到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最具影響力或可說是九零年代完成談判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和《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他當時是小島國家聯盟、聖露西亞和所羅門群島等代表團的法律顧問。對他來說,國際規範體系是整體且一致的,而正義原則應該被體現在社會關係(包括國際關係)的所有層面上。
- Jan 27 Mon 2020 06:30
【全球防疫。人人有責】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各洲都傳出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的一舉一動也因此備受矚目。跨境移動頻繁、跨國交流密集的東/南亞諸國,經歷過SARS、禽流感、H1N1等傳染病的大爆發,對世衛領導的全球防疫體制多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 Dec 09 Mon 2019 02:24
【性。世俗主義】
- Dec 04 Wed 2019 00:47
【羅興亞問題與種族滅絕】
今年人道與難民危機頻傳,世界各地都不算安寧。有人認為,混亂才是人類社會的本質,這點我無從反駁。然而,若迫使(或放任)近百萬人流離失所、棲身地塗炭生靈,就算揮舞著「反抗殖民惡果」、「鎮壓極端份子」、「消弭宗教衝突」、「恢復社會秩序」等大旗,該負的責任還是要得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