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world is in greater peril from those who tolerate or encourage evil than from those who actually commit it.” - Albert Einstein (1879 - 1955)

XOXOX

義大利共產主義的思想家Antonio Gramsci因反對Benito Mussolini的國家法西斯黨而入獄後,曾經說過:「我的智識使我成為一個悲觀主義者,我的意志使我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 」(I’m a pessimist because of intelligence, but an optimist because of will.)(《Letter from Prison》,1929)。

這一個月來讓我看最清楚正好就是這件事:從悲觀到樂觀,心情像洗三溫暖一般。或許是因為領會到「法律不脫政治,政治不脫社會,社會不脫法律」,三個體系看似自成一格,各有規範、各具體系,卻又互相牽絆、互為因果。漸漸地,好像越來越能瞭解一些哲學上的觀點,這些啟蒙很開心,反思自己以前往腦袋塞了一堆理論跟主義,結果到現在才慢慢看透一些言語、一些嘴臉,無關體制、無關道德、無關立場,然後就從有感到無感,從感性到理性,從價值到邏輯,其實很有成就感。

Edward Said在《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1994)中曾經談過當代知識分子最重要的角色其實正是「保衛表達的自由,因為知識分子的角色存在於語言」,因而「知識分子要隨時隨地挑戰並擊敗看不見的權力所強加的緘默與規範化的沉靜」。在該書的第五章【對權勢說真話】(Speaking Truth to Power)提到維持知識分子相對之獨立時,他說:「打動我的是我能真正選擇支持的理念與觀念,因為它們符合我所相信的價值和原則。」

至於「我們的」這個概念,都是出於利人的、無私的動機,因此必須是出於公義的(至於外表必須是),如同Grotius對just war的詮釋,縮影至社會「內部」來看,知識分子的任何論述都應該包含所謂的just cause,而對權勢說真話是謹慎衡量不同的選擇,擇取正確的方式,然後明智地代表它,使其能實現最大的善並導致正確的改變,所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公民不服從」這件事,或許知識分子與其他人民在態度和立論上應有所別,儘管結論可能殊途同歸。

其實有時候台灣人也要反思,是否常常拒絕被教育,「反智」這件事在我們的社會中究竟是如何被形塑出來的,為什麼總要靠特定議題來刺激求知慾,所幸愚民在所多有卻並非全部。就像台大社會系范雲教授在《這場街頭的民主教育才剛開始》一文中對於太陽花運動中「街頭的民主教室」所描述的:貢獻於街頭的民主討論。在過去這二十多天中所進行的121堂課(這還不包括50幾個NGO夥伴們所自行規劃的關於性別、環境、勞工、人權、土地、教育等多元多樣的議題)。

在這因反服貿運動而起的121堂課中:「我們談民主、憲政與抵抗權;我們討論中國與兩岸關係以及跨海峽政商政商聯盟;我們分析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對階級、移民與原住民等的影響;我們也思考本土歷史、多元文化,與文化抵抗。」

然而,街頭需要的不只是知識與理論,街頭更需要身體的勇氣與智慧。我們既然選擇走上街頭,就必須有所準備。在這個民主教室,也進行了十場非暴力抗爭訓練,透過這些,我們必須準備我們的身體與心志,在面對國家或干擾者的不確定威脅時,能以和平的方式共同抵抗。因為思想是靜態的,教育是動態的;論述是靜態的,落實是動態的;現象是靜態的,詮釋是動態的;而理念是靜態的,辯論是動態的。

啟蒙的確是痛苦的。如同范老師引用Hannah Arendt對抗極權主義時所說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人們還是有期待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凡夫俗子所發出的瑩瑩微光。」(...eve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we have the right to expect some illumination, and that such illumination may well come less from theories and concepts than from the uncertain, flickering, and often weak light that some men and women, in their lives and their works...)

針對啟蒙時代,Immanuel Kant曾以「敢於求知」(dare to know,【拉】sapere aude)的啟蒙精神來闡述人類的理性擔當。啟蒙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應該是最終解放人類的分水嶺,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而這不也與太陽花在知識傳播如此之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正好不謀而合嗎?

XOXOX

點播一首Coldplay的【Midnight】,在風雨交加之中、迷霧密佈之中,總要提醒自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留一盞燈吧。」

In the darkness before the dawn
In the swelling of this storm
Running round and with apologies
And hope is gone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不斷增強的暴風雨
到處奔跑,帶著歉意
希望破滅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Millions are lost from home
In the swelling, swelling on
Running round and with a thunder
To bleed from thorns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不斷增強、漸漸壯大
到處奔跑,雷電交加
被荊棘刺傷而流著血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In the darkness before the dawn
In the darkness before the dawn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Leave a light, a light on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請留一盞燈、一盞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LPH Po-Han Lee 的頭像
    JELPH Po-Han Lee

    les voix: For/Getting|Re/Membering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