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月1日,改編自同名東尼獎得獎作品的HBO原創自製電視電影《The Normal Heart》(一般譯為常人之心,HBO譯為血熱之心)在亞洲台首播,它是由艾美獎得主Ryan Murphy執導,並由原創作者Larry Kramer親自編劇。這部1985年完成的劇本,在幾近30年後仍一再被改編上演,而且不斷感動觀眾?

多數學者認為HIV是20世紀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蔓延開來,根據UNAIDS和WHO統計,自1981年美國通報全球首宗感染案例,自此人類便展開了與這頭號傳染病的漫長抗爭,它也成為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病之一。30年後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用一顆normal heart去看愛滋、去理解感染者的生命了?

1980年代,在包括紐約、舊金山等美國各大都會區中,當愛滋病還不叫愛滋病,疫情早已在在男同志社群中爆發。《The Normal Heart》的故事背景就是在描述主角親身經歷了周遭的同志朋友一一被神秘的疾病帶走(當時稱作gay cancer),促使他決定起身尋找真相。

劇情主要在敘述80年代初期愛滋病開始蔓延時的紐約,一群對國家毫不畏懼的同志運動者和他們在醫界的朋友,一同試圖揭發這座城市拒絕承認愛滋病已經開始蔓延的真相,儘管政府的態度卻是冷漠和否認,於是這也讓主角自己與愛人,和其他朋友一同捲入這場與政府單位的抗爭之中。

原創作者Larry Kramer在1981年時主持了一個由六位男同志與其朋友們組成的聚會,會中主要探討當年所謂的「同志癌症」議題以及研究治療的募款事宜。這個辦在Larry Kramer家中非正式的聚會也造就了「男同性戀健康危機」組織 (Gay Men’s Health Crisis;GMHC)的成立,是早期第一個關心愛滋病預防的團體。

致力於愛滋病研究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John Bartlett 指則出,雖然與其它疾病相比,愛滋病研究和治療的發展在醫學史上進展幾乎是最快,但是患病者一直有被忽視的感覺。他說:「這樣的情況在所有致命疾病中都會發現,人們就是覺得科學家、醫生做得不夠,但有時候並非是現實。」

在舞台劇版《THE NORMAL HEART》於1985年推出後,Larry Kramer被視為現代同志運動的先驅。然而,當時他的想法與做法似乎都令戰友們無法苟同,因為比起受到汙名化,大家似乎都珍惜得來不易、逐漸敞開的社會包容。或許區分誰是高危險群會挑起族群間的對立,也強化了己身與他者的對立。

如此恫嚇同性戀者與促成恐同(homophobia)的思維,在後來陸陸續 挑起對立與歧視的作為,在在反映這個社會與政府仍存有嚴重的異性戀霸權。「疾病」與「未知」是人類畢生的難題跟困境。每個人都有可能遭受未知的疾病侵襲,但最可怕的還是對未知恐懼的人心。

觀賞的過程中,我哭了好幾次...視線模糊著,還是滿懷惆悵地看完了。五味雜陳地想著:如果是我自己,我不確定自己會堅強或是脆弱?會戰鬥還是妥協?會為了健康而選擇面對,或者為了自由而選擇躲避?我不確定怎麼做才能真的「有尊嚴地活著」,也不確定怎麼做才是真的「被平等地對待」?

只能暗自慶幸著自己活在一個相對幸運的世代...即使這個念頭還是太消極了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LPH Po-Han Lee 的頭像
    JELPH Po-Han Lee

    les voix: For/Getting|Re/Membering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