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二十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覺得挺有意思的。
譯者是正在美國Duke University東亞系攻讀碩士的田可耘,他很有心,翻過幾篇有趣的文章,剛好都和他的研究方向有關,包括酷兒理論、當代中國文學、電影研究等等。
該文是從有名的【Critical-Theory】網站上轉載來的:<20 MUST-READ QUEER THEORY TEXTS>(2013年10月4日),原文開宗名義就說:
酷兒理論是批評理論傳統裡的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
酷兒理論通常考察資本主義、性別、異性戀至上主義
與國家的交互作用,以致力於打破規範、質疑現狀。
『我們』和幾位酷兒理論愛好者進行了交流,列出了
二十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
這裡的『我們』就是指作者自己──Eugene Wolters,他自稱嗜騎單車、熱愛素食垃圾食物,作為一名基進哲學家,他既是部落格自由作家,甚至宣稱參與了大名鼎鼎的哲普計畫【八位元哲學】(8-Bit Philosophy)。
事實上,Eugene Wolters是個喜歡在網路上書寫挑釁文章,跟網友吵架、筆戰的人,先前也曾寫過一篇求戰意味濃厚的《酷兒理論到底衝殺洨?》(WHAT THE FUCK IS QUEER THEORY?),引來一堆網友互嗆撕逼。
他推薦的這筆書單其實還蠻不錯的(如下),雖然一定會有「遺珠」,比如──我很意外,竟然沒有──Gayle Rubin、Sarah Ahmed、Lauren Berlant、John D'Emilio、David Halperin等人。
※.※.※.※
01. Rosemary Hennessy的《利益與快感》(Profit and Pleasure: Sexual Identities in Late Capitalism):
本書是理解資本主義與性認同(sexual identity)之間關係的一次開創性的嘗試。Hennessy大膽地為酷兒理論重新定向,從對精神分析、語言、表演的關注轉移開去,強調對晚期資本主義、勞動及商品化的結構進行細緻的分析──性認同一直關係著性別、種族與國族,但這些身份自身源於資本主義。
02. Judith Butler的《性別麻煩》(Gender Trouble):
本書主張,傳統女性主義訴諸自然、「本質」的女性觀──或者是生理性別觀和社會性別觀──是錯誤的。從質疑「女性」這一範疇著手,並沿著這條線索考察「陽剛」與「陰柔」。Butler最著名也最常被誤解的是他的性別概念──性別被界定為一種反覆的社會表演,而不是對某種先驗現實的表達。
03. Nancy Fraser的《異性戀至上主義、誤認與資本主義》(Heterosexism, Misrecognition and Capitalism: A Response to Judith Butler)
04. Kevin Floyd的《慾望物化》(The Reification of Desire):
本書開闢了新的理論進路以闡明馬克思主義與酷兒理論的關聯──勾連了兩種很少被一併分析的批評視角,並審視這些觀點之間的親緣與張力,提出馬克思主義與酷兒研究之間新的理論聯結。值得讚賞的是,Floyd的分析在抽象的理論與最具體的社會經濟動態、陽剛文化之間遊走自如。
05. Jasbir Puar的《恐怖主義裝配》(Terrorist Assemblages):
本書創新地提出,當今的國防安全化、反恐主義、民族主義的勢力正在重塑性向、種族、性別、國族、階級、族裔的形態。Puar考察了自由主義政治如何通過給予法律承認、提高酷兒在主流中的可見度等舉措,將特定的酷兒主體整合進民族國家的框架中,即「同志國族主義」(homonationalism)──翻轉酷兒的死亡形象成可治理的生命,但這些社會接納卻是建立在東方化的恐怖主義之上。
06. Andrea Smith的《酷兒理論與原住民研究》(Queer Theory and Native Studies: The Heteronormativity of Settler Colonialism):
本書強調對再現政治進行分析的重要性,具體到原住民研究領域,酷兒理論指出不應將議程侷限在為原住民提供發聲平台,因為這項議程很容易演變成在多元文化的學術工業體系中消費作為商品的原住民。酷兒理論的無主體/題批判可以為原住民研究帶來幫助,以詰問這個領域如何無意間在去殖民化的議程中重新創造了殖民等級;而原住民又如何存在於殖民想象中。
07. Cathy Cohen的《朋克、女同、福利皇后》(Punks, Bulldaggers, and Welfare Queens: The Radical Potential of Queer Politics?):
本書考察了從酷兒理論發展出的酷兒政治行動主義(political activism)的失敗之處,並探討了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為何不僅能推動更具包容性的政治行動主義,也能形成新的集體以尋求變革。換言之,要想讓酷兒真正有所作為,就不僅要改變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壓迫,也要改變性向、種族、性別、經濟階級等範疇交互構成的系統性支配。
08. Jose Esteban Muñoz的《不認同》(Disidentification):
本書考察那些處於主流種族、性向之外的人群如何與主流文化進行協商──不是擁護或者反對這些排外的作品,而是將這些作品用於實現自己的文化訴求。Muñoz將這一過程稱為「不認同」,並通過研究其運作機制來發展出看待少數群體的表演作品、生存策略與行動主義的新視角。「不認同」也是場表演,透過對主導性意識形態進行研究、共同協作以及與之對抗,來建立一個酷兒的世界。
09. Roderick Ferguson的《黑之越軌》(Aberrations In Black: Toward A Queer Of Color Critique):
美國的種族關係社會學往往會論述貧窮、種族和經濟歧視,但其中被忽略的性別差異問題可以和其他維度一樣具有啟發性的意義。在這部野心勃勃的作品中,Ferguson揭示了社會學領域中的性相話語(discourses of sexuality)如何被用來闡述關於種族差異的理論。
10. Lee Edelman的《無未來》(No Future: Queer Theory and the Death Drive):
在這部尖銳的論戰之作中,Edelman勾勒了一種創新的、激進而不留餘地的酷兒理論倫理學──主要的攻擊目標是無所不在的孩童形象,將其解讀為「繁殖未來主義」(reproductive futurism)這種普世政治的核心,而這正與酷兒形象所代表的反諷、享樂乃至與死亡驅力相聯繫的否定性力量,恰恰相反。
11. J.K. Gibson-Graham的《在課堂內外酷兒化資本主義》(Queer(y)ing Capitalism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12. Eve Sedgwick的《暗櫃知識論》(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本書提出,現代西方文化幾乎一切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它的核心實質已然遭到破壞,因為它沒有對同性戀/異性戀的現代定義展開批判性的分析。Sedgwick認為,同性戀/異性戀的定義之所以被爭論不休,是因為長久以來,處理該定義將陷入一種自相矛盾。
13. Jack Halberstam的《女性的陽剛氣質》(Female Masculinity)
並非只有男人才有男性氣質。在本書中,Halberstam批判了男性身上的陽剛氣質所享有的保護,並揭示了在超過兩百年的時間內女性的陽剛氣質為其提供了一種另類可能──包括具有陽剛氣質的女性之各種性別表現,橫跨十九世紀之前到女同性戀實踐,再至當下的變裝國王(drag king)表演。
14. Michael Warner的《正常的麻煩》(The Trouble with Normal: Sex, Politics and the Ethics of Queer Life):
本書提問:同性婚姻對同性戀者來說是好事嗎?如果酷兒把自己看作「正常」的美國人,事情會變得更好嗎?同性戀進入主流的代價是什麼?歸根到底,Warner認為,提出同性婚姻以及其他追求正常的行為,對同性戀及所有人來說都是有害的──據此,他描述了一幅真正實現性自主的願景,即永久地改變我們對性、羞恥、身份的理解,以取代對性的現行理解。
15. Jasbir Puar的《預判時間》(Prognosis time: Towards a geopolitics of affect, debility and capacity
16. Jose Esteban Muñoz的《巡航烏托邦》(Cruising Utopia: The Then and There of Queer Futurity):
長久以來,LGBT的議程主要聚焦於同性婚姻、同性戀者參軍等現實議題,因而囿於這種只重當下的短視,不僅鼠目寸光,而且力求被主流同化。本書旨在通過向前方巡航來打破停滯不前的現狀──Muñoz回憶酷兒的過去以設想其未來,並展現藝術的期待啟明(anticipatory illumination)以穿透當下、開啟新視域。
17. Lisa Duggan的《平等之暮》(The Twilight of Equality?: Neoliberalism, Cultural Politics, and the Attack on Democracy):
目前為止,我們見證了過去三十年間、尤其是過去十年間驚人的財富再分配,但經濟上的這種變化不是孤立的,而永遠與政治相聯繫。本書透過對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學被視為福音)政治分析來找尋這些聯繫。Duggan追溯了種族與性別不平等如何被納入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模型,並闡述了這些不平等在當下的表現形態──而這些「進步觀點」又為何註定走向失敗。
18. Robert McRuer的《殘廢理論》(Crip Theory: Cultural Signs of Queerness and Disability):
本書關注不斷湧現的當代殘障與酷兒文化──即殘障研究與酷兒理論都聚焦於身體、快感、身份如何被再現為「正常的」或卑賤(abject)的,而這些跨學科領域又如何相互影響著。McRuer考察了主導性的和邊緣化的身體與性向身份是如何被構建的,並探討殘障與酷兒如何有力地擾亂、重塑身份,並藉此說明開啟另一世界的可能性。
19. Eli Clare的《流放與驕傲》(Exile and Pride: Disability, Queerness, and Liberation):
本書生動地描述了成長期間身邊的「紅脖子」(rednecks,即對教育程度較低的美國農民或伐木工的蔑稱),以及十九世紀的「怪胎秀」(freak show)和今天下的跨性別戰士(transgender warriors)。Clare以本人的多種信念為視角(包括因腦性麻痺所受之歧視經驗),考察反抗系統性壓迫與人際虐待的身份政治與政治能動性。
20. Michel Foucault的《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
如果讀到這裡,我這篇文章(憋到現在)想說的是──也是為什麼覺得有趣的地方──【Critical-Theory】的格主Eugene Wolters其實就是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充滿爭議性的當代哲學家Slavoj Žižek。
他在2015年4月1日的短文中,終於忍不住向大家坦承他這個「佯裝即自身」的小資格主的「真實身份」──well,其實也無所謂真/假、實/虛,而該部落格中經常故意挑撥而啟動的「反齊澤克宣傳機器」(anti-Žižek propaganda machine)更是實驗的一部分。
譯者是正在美國Duke University東亞系攻讀碩士的田可耘,他很有心,翻過幾篇有趣的文章,剛好都和他的研究方向有關,包括酷兒理論、當代中國文學、電影研究等等。
該文是從有名的【Critical-Theory】網站上轉載來的:<20 MUST-READ QUEER THEORY TEXTS>(2013年10月4日),原文開宗名義就說:
酷兒理論是批評理論傳統裡的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
酷兒理論通常考察資本主義、性別、異性戀至上主義
與國家的交互作用,以致力於打破規範、質疑現狀。
『我們』和幾位酷兒理論愛好者進行了交流,列出了
二十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
這裡的『我們』就是指作者自己──Eugene Wolters,他自稱嗜騎單車、熱愛素食垃圾食物,作為一名基進哲學家,他既是部落格自由作家,甚至宣稱參與了大名鼎鼎的哲普計畫【八位元哲學】(8-Bit Philosophy)。
事實上,Eugene Wolters是個喜歡在網路上書寫挑釁文章,跟網友吵架、筆戰的人,先前也曾寫過一篇求戰意味濃厚的《酷兒理論到底衝殺洨?》(WHAT THE FUCK IS QUEER THEORY?),引來一堆網友互嗆撕逼。
他推薦的這筆書單其實還蠻不錯的(如下),雖然一定會有「遺珠」,比如──我很意外,竟然沒有──Gayle Rubin、Sarah Ahmed、Lauren Berlant、John D'Emilio、David Halperin等人。
※.※.※.※
01. Rosemary Hennessy的《利益與快感》(Profit and Pleasure: Sexual Identities in Late Capitalism):
本書是理解資本主義與性認同(sexual identity)之間關係的一次開創性的嘗試。Hennessy大膽地為酷兒理論重新定向,從對精神分析、語言、表演的關注轉移開去,強調對晚期資本主義、勞動及商品化的結構進行細緻的分析──性認同一直關係著性別、種族與國族,但這些身份自身源於資本主義。
02. Judith Butler的《性別麻煩》(Gender Trouble):
本書主張,傳統女性主義訴諸自然、「本質」的女性觀──或者是生理性別觀和社會性別觀──是錯誤的。從質疑「女性」這一範疇著手,並沿著這條線索考察「陽剛」與「陰柔」。Butler最著名也最常被誤解的是他的性別概念──性別被界定為一種反覆的社會表演,而不是對某種先驗現實的表達。
03. Nancy Fraser的《異性戀至上主義、誤認與資本主義》(Heterosexism, Misrecognition and Capitalism: A Response to Judith Butler)
04. Kevin Floyd的《慾望物化》(The Reification of Desire):
本書開闢了新的理論進路以闡明馬克思主義與酷兒理論的關聯──勾連了兩種很少被一併分析的批評視角,並審視這些觀點之間的親緣與張力,提出馬克思主義與酷兒研究之間新的理論聯結。值得讚賞的是,Floyd的分析在抽象的理論與最具體的社會經濟動態、陽剛文化之間遊走自如。
05. Jasbir Puar的《恐怖主義裝配》(Terrorist Assemblages):
本書創新地提出,當今的國防安全化、反恐主義、民族主義的勢力正在重塑性向、種族、性別、國族、階級、族裔的形態。Puar考察了自由主義政治如何通過給予法律承認、提高酷兒在主流中的可見度等舉措,將特定的酷兒主體整合進民族國家的框架中,即「同志國族主義」(homonationalism)──翻轉酷兒的死亡形象成可治理的生命,但這些社會接納卻是建立在東方化的恐怖主義之上。
06. Andrea Smith的《酷兒理論與原住民研究》(Queer Theory and Native Studies: The Heteronormativity of Settler Colonialism):
本書強調對再現政治進行分析的重要性,具體到原住民研究領域,酷兒理論指出不應將議程侷限在為原住民提供發聲平台,因為這項議程很容易演變成在多元文化的學術工業體系中消費作為商品的原住民。酷兒理論的無主體/題批判可以為原住民研究帶來幫助,以詰問這個領域如何無意間在去殖民化的議程中重新創造了殖民等級;而原住民又如何存在於殖民想象中。
07. Cathy Cohen的《朋克、女同、福利皇后》(Punks, Bulldaggers, and Welfare Queens: The Radical Potential of Queer Politics?):
本書考察了從酷兒理論發展出的酷兒政治行動主義(political activism)的失敗之處,並探討了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為何不僅能推動更具包容性的政治行動主義,也能形成新的集體以尋求變革。換言之,要想讓酷兒真正有所作為,就不僅要改變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壓迫,也要改變性向、種族、性別、經濟階級等範疇交互構成的系統性支配。
08. Jose Esteban Muñoz的《不認同》(Disidentification):
本書考察那些處於主流種族、性向之外的人群如何與主流文化進行協商──不是擁護或者反對這些排外的作品,而是將這些作品用於實現自己的文化訴求。Muñoz將這一過程稱為「不認同」,並通過研究其運作機制來發展出看待少數群體的表演作品、生存策略與行動主義的新視角。「不認同」也是場表演,透過對主導性意識形態進行研究、共同協作以及與之對抗,來建立一個酷兒的世界。
09. Roderick Ferguson的《黑之越軌》(Aberrations In Black: Toward A Queer Of Color Critique):
美國的種族關係社會學往往會論述貧窮、種族和經濟歧視,但其中被忽略的性別差異問題可以和其他維度一樣具有啟發性的意義。在這部野心勃勃的作品中,Ferguson揭示了社會學領域中的性相話語(discourses of sexuality)如何被用來闡述關於種族差異的理論。
10. Lee Edelman的《無未來》(No Future: Queer Theory and the Death Drive):
在這部尖銳的論戰之作中,Edelman勾勒了一種創新的、激進而不留餘地的酷兒理論倫理學──主要的攻擊目標是無所不在的孩童形象,將其解讀為「繁殖未來主義」(reproductive futurism)這種普世政治的核心,而這正與酷兒形象所代表的反諷、享樂乃至與死亡驅力相聯繫的否定性力量,恰恰相反。
11. J.K. Gibson-Graham的《在課堂內外酷兒化資本主義》(Queer(y)ing Capitalism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12. Eve Sedgwick的《暗櫃知識論》(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本書提出,現代西方文化幾乎一切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它的核心實質已然遭到破壞,因為它沒有對同性戀/異性戀的現代定義展開批判性的分析。Sedgwick認為,同性戀/異性戀的定義之所以被爭論不休,是因為長久以來,處理該定義將陷入一種自相矛盾。
13. Jack Halberstam的《女性的陽剛氣質》(Female Masculinity)
並非只有男人才有男性氣質。在本書中,Halberstam批判了男性身上的陽剛氣質所享有的保護,並揭示了在超過兩百年的時間內女性的陽剛氣質為其提供了一種另類可能──包括具有陽剛氣質的女性之各種性別表現,橫跨十九世紀之前到女同性戀實踐,再至當下的變裝國王(drag king)表演。
14. Michael Warner的《正常的麻煩》(The Trouble with Normal: Sex, Politics and the Ethics of Queer Life):
本書提問:同性婚姻對同性戀者來說是好事嗎?如果酷兒把自己看作「正常」的美國人,事情會變得更好嗎?同性戀進入主流的代價是什麼?歸根到底,Warner認為,提出同性婚姻以及其他追求正常的行為,對同性戀及所有人來說都是有害的──據此,他描述了一幅真正實現性自主的願景,即永久地改變我們對性、羞恥、身份的理解,以取代對性的現行理解。
15. Jasbir Puar的《預判時間》(Prognosis time: Towards a geopolitics of affect, debility and capacity
16. Jose Esteban Muñoz的《巡航烏托邦》(Cruising Utopia: The Then and There of Queer Futurity):
長久以來,LGBT的議程主要聚焦於同性婚姻、同性戀者參軍等現實議題,因而囿於這種只重當下的短視,不僅鼠目寸光,而且力求被主流同化。本書旨在通過向前方巡航來打破停滯不前的現狀──Muñoz回憶酷兒的過去以設想其未來,並展現藝術的期待啟明(anticipatory illumination)以穿透當下、開啟新視域。
17. Lisa Duggan的《平等之暮》(The Twilight of Equality?: Neoliberalism, Cultural Politics, and the Attack on Democracy):
目前為止,我們見證了過去三十年間、尤其是過去十年間驚人的財富再分配,但經濟上的這種變化不是孤立的,而永遠與政治相聯繫。本書透過對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學被視為福音)政治分析來找尋這些聯繫。Duggan追溯了種族與性別不平等如何被納入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模型,並闡述了這些不平等在當下的表現形態──而這些「進步觀點」又為何註定走向失敗。
18. Robert McRuer的《殘廢理論》(Crip Theory: Cultural Signs of Queerness and Disability):
本書關注不斷湧現的當代殘障與酷兒文化──即殘障研究與酷兒理論都聚焦於身體、快感、身份如何被再現為「正常的」或卑賤(abject)的,而這些跨學科領域又如何相互影響著。McRuer考察了主導性的和邊緣化的身體與性向身份是如何被構建的,並探討殘障與酷兒如何有力地擾亂、重塑身份,並藉此說明開啟另一世界的可能性。
19. Eli Clare的《流放與驕傲》(Exile and Pride: Disability, Queerness, and Liberation):
本書生動地描述了成長期間身邊的「紅脖子」(rednecks,即對教育程度較低的美國農民或伐木工的蔑稱),以及十九世紀的「怪胎秀」(freak show)和今天下的跨性別戰士(transgender warriors)。Clare以本人的多種信念為視角(包括因腦性麻痺所受之歧視經驗),考察反抗系統性壓迫與人際虐待的身份政治與政治能動性。
20. Michel Foucault的《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
如果讀到這裡,我這篇文章(憋到現在)想說的是──也是為什麼覺得有趣的地方──【Critical-Theory】的格主Eugene Wolters其實就是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充滿爭議性的當代哲學家Slavoj Žižek。
他在2015年4月1日的短文中,終於忍不住向大家坦承他這個「佯裝即自身」的小資格主的「真實身份」──well,其實也無所謂真/假、實/虛,而該部落格中經常故意挑撥而啟動的「反齊澤克宣傳機器」(anti-Žižek propaganda machine)更是實驗的一部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