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談論自己的歷史 但故事卻得回溯到去年的年底
還記得 那個時候 我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目標 游移不定
不論是到了考試前 還是考試時 甚至是放榜後 都猶豫
不明白究竟應該如何齊全 如何辦到讓自己和家人都滿意

直到Bernard語重心長地跟我談話 我這才意志更加堅定了些
最後終於下定決心 勇往直前心中那個模糊卻堅定的念頭
故事再向前推進到眼前這個時刻 我很慶幸 我人在這裡
進到東吳的國際法組 我不諱言地說 這才是我夢寐以求的

我可以每天放任自己閱讀大量的English, German or French materials
大膽地唸起語文 卻得到身邊的人欽佩的讚嘆和鼓勵的掌聲
這讓我很感動 因為我不再因此而被認為不務正業 而是進步
當我聊起我的外交夢想 可以與很多人談論 大家都很有概念

我可以花很多時間和心力 在傑賽普國際法庭辯比賽的準備上
因為弄起來很有成就感 尤其是看到隊友們都那麼努力 積極
沒有人一知半解 沒有人唱衰 沒有太多嘻鬧 嚴謹中不失搞笑
這樣的感覺很有革命情感 身邊的其他人也沒有看好戲的心情
大家都很瞭 那種將國際法帶上法庭實踐 需要的勇氣和精神

如同鄧老師所說的 只有國際法這門學科 是和全世界平行的
在法律之中 學問之中 看見國際政治與國際經貿的利益權衡
在課堂之中 從老師的實務經驗分享 觀察到全球發展的脈絡
考前閱讀到的 大量紙上談兵的國際關係 似乎和我產生關聯了

訓練自己對時勢的分析能力 我能用國際法的角度看待台灣
看報紙或新聞時 不會盲目地跟著漫罵或隨從 而是更專業了
能夠深入瞭解聯合國或WTO在搞些什麼名堂 什麼是歐盟
能夠盡情地探討人權的真義 民主的價值 或永續發展的目的

這些時常聽人提起 在書上看到的概念 通常是片斷的 殘缺的
從前的我只會囫圇吞棗地接受 但現在 我已經敢提出質疑了
於是 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裡 開始累積有機知識的能量
而不像以前大學時 常常埋頭於複製的 功能取向的法學訓練

研究所的好 好在它不讓你全盤接收 而係期待你去批判或假設
我後來很慶幸 當初沒有繼續唸國內法或政治學 而唸了國際法
因為國內法的眼界太小 足以適用的範圍僅限於本島 沒有實益
又 大多承襲了外國人的思考邏輯和架構 我不懂研究作什麼用
反正台灣也不是真正法治國 法官都不法官了 法律再好都沒輒

至於國際法跟國際關係最大的差別在於 法律與政治的立場不同
政治學的角度看事情 比較像是結果論 從某現象推論事件的由來
意即係歸納現象的特性 與客觀的環境 才對發生的原因做出結論
不過法學的角度看事情 會先提出假設 針對可能發生的現象預防
或積極地向某類型化的社會事件 提出解決的方案 而非事後諸葛

大學生活中 我最大的樂趣 其實大都來自於朋友 社團與課外活動
可以說 除了一些我真正感興趣的科目 諸如語文或管理方面的課
我不算是一個用功的學生 很多考試也都是靠小聰明 矇混過去的
上了研究所 我的感覺不同了 視野好像一下了變開闊了 想得更遠
忽然一下子接收到好多 從前不怎麼留心的資訊 生活變得很充實

很感謝現在身邊週遭的那些人 尤其是那些令人由衷孺慕的老師們
他們真的很屌 每次談起從前的風風雨雨 和累積下來的豐碩成果
台下的我們 無不總是抱以超級羨慕的心情 豎起了雙耳 瞪大雙眼
深怕miss掉任何精彩的情節 讓人心裡也默默地勾勒起自己的藍圖

投入了國際法 外交這條路才真正地在我眼前順勢開展 往世界走去
雖然我人在島上 但我的眼光正在四處飛揚 望向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七大洲 五大洋盡收眼簾 我的心思可以和全球的想法同時平行考量
希望這條so-called康莊大道 可以就這樣 向每個地方繼續鋪陳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