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了很多paper,有一些筆記…Part 2

 

 

儘管以漢人居民為多數,台灣實際上是多元族群共生共存的地方。然而,疫情當頭,健康不平等的狀況暴露無遺。比如近來因苗栗科技廠爆發疫情,移工群聚的情況和他們的居住、工作環境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在風險溝通與疾情資訊方面,不諳華語的新住民經常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考慮到醫療資源相對貧瘠,惟恐都會區再度鬆懈、疫情進入原鄉,許多部落紛紛採取自主管理,封山、封溪禁止遊客進入,蘭嶼觀光業也主動取消訂單,形同「柔性封島」。

 

這兩個月來疫情對台灣的公衛系統造成巨大衝擊,其後果也對醫護人員形成極大負擔。考慮到防疫是持久戰,日前有許多公衛專家重申疫情監測與疫調的急迫性。同時,關於移工、新住民或原住民健康行為的台灣研究本來就不多,從跨文化照顧及溝通的視角切入之討論,更是付之闕如。若擴編疫調人力,潛在的被招募者可能大多缺乏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因此,本文想要著重討論相關的行前訓練,應加強培養疫調人員的文化敏感度與文化能力。

 

文化能力及敏感度對疫調的幫助

 

細緻的文化敏感度,對於人口密集、各區發展不一、多元族群共處的大型都市中調度疫調工作更為關鍵,快速捕捉並了解個案和接觸者的狀況及其生活方式與「行跡」相當重要。例如倫敦議會就提出了「以社區為主導的方法」(community-led approach),認為當地社區(如里、鄰、區)最了解地方人事,而為了降低疫情與防疫措施對脆弱人群的影響,疫情資訊及防疫措施可以透過社區中具影響力及受信任的人來轉達,這即是政策溝通中文化能力之展現。

 

與社區合作的疫調工作,不僅能提高社區/群內部對疫情的意識與危機感,降低資訊落差,亦加強居民對疫調、接觸追蹤、檢驗及施打疫苗之重視。多位美國大學公衛學院教授於20206月時在《轉化行為醫學》(TBM)提出疫調政策建議,指出政策溝通中的「文化能力」亦至少包括多語版本的資訊,並應考慮到少數族群和中低收入社區之地方特殊性,以避免以「主流天龍人」的觀點先入為主進行疫調,而忽略社群之間的差異,進而降低接觸追蹤的效率。

 

舉例來說,美國新罕布夏州的疫調及接觸追蹤計畫,就特別強調工作人員的文化敏感度及語言能力。這也呼應了美國疾病管制署發布的指引,也補充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及州和領地衛生官員協會(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Territorial Health Officials)於20204月提出的《美國全面實施COVID病例查找及接觸追蹤國家計劃》(National Plan to Enable Comprehensive COVID-19 Case Finding and Contact Tracing in the US

 

英國《皇家醫學期刊》(JRSM)於20209月刊登了一篇評論,討論如何提升人們遵守「檢驗、追蹤與隔離」等重要防疫措施。這些工作是否能順利推動實施,很大程度取決於公衛系統是否確保人們了解「何時」及「如何」採取何種行動,並使他們明白「遵守措施,對於個人、社會及文化的好處」,當然更要幫助他們克服遵守相關要求時,所可能面對的社會及生活上的障礙(如汙名、不能工作、中斷社群往來、失去人際網絡與情感支持等)。

 

今(2020)年5月,一篇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的研究論文,訪談了2020年年中參與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的接觸追蹤志工,大部分的志工都建議應該要更了解個案和接觸者等人的求助傾向,並降低他們對疫調工作及其象徵之公權力的不信任。這些志工也表示,若有更符合個案需求的訪談稿,且具有針對特殊情況和人群的處理流程,他們就能更好地實施接觸追蹤的工作。綜合上面的討論,針對擴充及培訓疫調人力一事,文化能力勢必不可或缺。

 

疫調培訓的文化能力應注意什麼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在20206一份報告中指出,COVID-19其實並非平等地影響所有人——顯然,同島並非一命。這份報告將「文化能力」定義為醫衛組織和工作者具有提供有效滿足使用者之社會、信仰、文化和語言需求之服務的能力。關於風險與政策溝通方面,公衛專家建議可以跟社區/社群領袖合作,加強接觸少數群體的深度,並使用不同方法來減輕他們對公權力、汙名、歧視的恐懼,並鼓勵他們遵守防疫措施、近用公衛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英格蘭公衛署這裡考慮的文化能力,包括不同職業及其工作型態與工作環境上之差異,針對日常生活中程度不一之風險負擔擬定不同的防疫規劃(包括疫調、接觸追蹤、篩檢、隔離、治療及疫苗施打等),也因此跨領域的專家團隊至關重要。在台灣,疫調人員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質,可能至少要學習如何以鼓勵的方式進行訪調、風險溝通的技巧、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以及針對有溝通障礙和非華語人士臨機應變的能力。

 

若參考美國疾病管制署於202011月發布的《COVID-19 接觸追蹤訓練》(COVID-19 Contact Tracing Training),對疫調工作者之要求,包括對各族群的的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社區/部落中社會互動的樣貌(包括長幼尊卑、性別關係等)有所認識——就算是同一族群的人,也可能有地域上的區別。基於這些要求,美國疾管署和英格蘭公衛署都提到,進行個案調查的人(建議公衛專業)比接觸追蹤者(建議溝通專長)更需要相關生活經驗與語言能力。

 

在台灣,需要專責人力的至少包括原住民族、新住民及移工。原民部分,依部落區分或許困難,但至少應區分都市原民與在部落的原民,因為生活處境與面臨的挑戰皆不一樣。移民部分,應至少依語言或國籍區分。雖然大部分國家都有數個官方語言,但基於人力限制,至少應依其原本的「國語」來分配。漢人之間,語言使用上亦有差異,大多與以下因素相關:家中慣用語言(閩南語、客語)、年齡、教育背景。城鄉生活方式與擁有的資源亦都不同。

 

擁有這些知識和技能,才有能力初步評估暴露於傳染風險的其他接觸者。疫調人員亦也不應帶有偏見地評價居家與社交生活,如此才能判斷如何協助安排隔離、盤整支持資源及配套方案,或進一步安排檢驗與照護工作(如了解醫療資源之可取得性、可近用性、可接受性)。最後,非常重要的是「交織性的考量」,比如針對各群體進行疫調者,還是要考慮到個案的性別、年齡、障礙狀況、就業和工作環境等,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型態與社交生活。

 

 

 

arrow
arrow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