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以來 我接連地看了幾部風格炯異 內容很棒電影
每一次看到[The End]字幕打上 都令人亢奮地想馬上寫心得
但事實證明了 很多時候 "感覺"已經越來越不容易描摹

直到昨晚 我看了一部片 戲名是[Kiss Kiss, Bang Bang]
中文翻譯是[吻兩下,打兩槍] 是一齣出人意表的黑色喜劇
欣賞這部片 絕對需要呼朋引伴一起觀看 因為它很懸疑
在適當的時機 會佈下很多蠢到不行的笑點 但也是重點
一旦毫不保留地嘻嘻哈哈過去 就很難完整地看懂整部戲
於是中間空檔的時候 我們甚至先暫停播放 稍微討論一下劇情
因為台灣之前也沒有上映 所以應該很少人熟悉這部片子
讓我覺得很可惜 於是我決定要在網誌上面好好推薦一番!!!

前天 我看了[Kilometro Cero,Km.0] 也就是[愛情零規則]
這齣戲也是一部喜劇 探討的主題是愛情與性慾之間的矛盾
沒有規律可循的人們 不論男女.年齡.性向.職業 無一不是
每個人在尋求身體上的慰藉 那似乎是安撫情緒最好的方式...

簡介:
[幾點?]
[在那兒見?]
[然後呢...?]
在西班牙馬德里悶熱的仲夏午後,十四位男男女女的愛情生活
彼此交互影響著,他們不約而同在下午六點與相識的或素昧平
生的另一半相約在太陽門廣場中央的Km.0見,不論是約定或是
巧遇,他們分別在此集合然後解散,展開七段不可設限、完全
“0規則”可循的愛情奇遇…

一名滿懷電影夢的大學生與過著狗日子的妓女;
一再企圖於婚前嘗試新的性經驗的上班族;
一心為了爭取演出機會而製造小意外的女演員;
一連遇到三次偷與搶的倒楣女孩與純情的光頭警察;
一邊跳著佛朗明哥舞一邊找尋「網交」的男同志;
一度懷疑援交男是她失散多年兒子的風流貴婦;
一天到晚想要倒貼酒保的年輕女孩.....

[什麼是KM.0?]

Km. 0「零公里」,一塊不大不小的正方形磁磚幾百年來座落
在太陽門廣場中央馬德里的十條主要公路,就從這裡如陽光般
放射到全國各地它被稱為「西班牙的肚臍」,是西班牙全國公
路網的起點也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愛情發生地...

影評:
在我看來他是一步魔幻喜劇,對於劇情若真要解釋,
我認為是人們對於不同樣貌愛情的詮釋。
也可以看到許多生活的縮影,我還記得那個懷著導演夢,
所有主角當中第一個出場的少年,對著那位妓女說:
「電影裡頭的眼淚都是假的。」
妓女回他一句:「電影裡的妓女最後都會嫁給有錢人。」

這對電影的小小反諷,讓我印象深刻。

裡頭也可以看到夢想,不得志的小演員,不想一輩子端盤子
的服務生,有著導演夢的青年;關於戲裡頭重要的愛情成分
,一個想要結婚的女人以及手上帶著卡通表找她許多年的警
察,勇敢說愛的小妹以及姐姐的未婚夫,上網找一夜情的同
志,從事伴遊的男公關以及寂寞的貴婦。
整部片子由14位演員,七段不同的感情交織,我個人覺得最
後顯得過於皆大歡喜,當然當中不妨有高潮之處,像是貴婦
誤認伴遊其實是他早年被迫遺棄的兒子,其實他的兒子是跟
伴遊同租一個屋子的同性戀。
我也深覺得片中魔幻的成分不少,像是守護神vs想要有不同
性經驗的拘謹上班族,打應召電話的時候還得要偷偷摸摸。
這一些零零總總加起來,通通都在馬德里公路起點的km.0,
在晚上六點過後,上演七段交織的浪漫故事,看這部電影根
本不需要花大腦只要放輕鬆就好。

劇情當然細看之下會覺得過多的「巧妙安排」,但是因為整
部電影就是因為在快節奏的劇情之下,根本不會細想太多,
(如果14個人都約再同一個地方見面,同樣的時間,不過大
家都沒有見過面,會認錯人是正常的,但是其實可以更謹慎
一點吧!?)串場之間的沒有不協調感。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愛是你,愛是我」,他也是許多段關於
愛的故事,但是愛是你愛是我談的更多,裡頭有兄弟的,姐
姐對於有殘疾的弟弟,妻子對於外遇的丈夫……,此外多嘴
一點,我不太懂片商未啥要打造這部愛情零規則是最適合約
會的影片??不過這兩個例子是不可以拿來完全比較的,兩者
仍有很大的不同,愛是你愛是我有點像是拼圖式的電影,大
雜燴的感覺較明顯,但是愛情零規則裡頭所有人物關係巧妙
的藉由km.0串連起來,愛是妳愛是我各對劇情的獨立性相當大。

當然這是部浪漫輕鬆小品,也滿推薦的,當中魔力的成分,我
想不輸我前陣子看過的濃情巧克力。

更之前我看了有名的歌舞台改編的[Rent] 中文譯名是[吉屋出租]
這是個年輕人的故事 是邊緣人的歷史 他們大聲唱出波希米亞的希望
那是美好的不平之冤 戲裡的主角只有七個人 但彷彿扭動了整個世界
他們讓地球只為了他們打轉 因為自己才是重心 享受生活才是完整
我在兩天裡看了三遍 但三次總是不爭氣地讓眼淚流了下來
我實在無法看到樂觀開朗的愛滋病患者 忽然死去之後
留給朋友的挫敗 還有情人對於愛情這個信仰的堅持
多麼令人不捨 更甚者 因為是同性戀者 更讓人不勝唏噓
就像是註定好的命運 地球上總有某個角落的人們是蜷縮著
在我們看不到的死角 只能深表遺憾 為他們的勇敢感到無能為力...

簡介:
片名: 吉屋出租(Rent)
電影製片: 革命攝影 (Revolution Studios)暨
     翠貝卡製片(Tribeca Production)
導演: 克里斯哥倫布 (Chris Columbus)
原創劇本: 強納生拉森 (Jonathan Larson)
改編劇本: 史提夫契波斯基 (Steve Chbosky)
編曲/歌詞: 強納生拉森 (Jonathan Larson)
演出: 羅塞里歐道森 (飾 咪咪) / 泰迪格斯 (飾 班尼) /
   威爾森傑門賀瑞達 (飾 安琪) /
   傑西馬汀 (飾 湯姆) / 依狄娜曼佐 (飾 莫琳) /
   亞當帕斯可 (飾 羅傑) / 安東尼瑞普 (飾 馬克) /
   莎拉席佛曼 (飾 律師)

影評:
好萊塢有著原創劇本荒的問題由來已久, 這可從近幾年來舊片一再
重拍或不斷拍攝叫座影片的續集即可看出端倪.而因為百老匯歌舞劇
《芝加哥》所獲的票房口碑俱佳所產生的鼓勵, 眼看著愈來愈多經
典的百老匯歌舞劇將一一搬上大銀幕, 倘若這些百老匯歌舞劇多能
翻拍成功, 得已帶領更多年輕觀眾走入百老匯, 未嘗不是眾多影迷
們的眼福.

《吉屋出租》的創作靈感來自義大利音樂家普契尼Giancomo Puccini
(註1/註2)的歌劇La Bohme(譯為《藝術家的生涯》或《波西米人》註3).
《吉屋出租》被眾多劇評家評為十年來最傑出的、最富原創性的美國音樂劇,
甚至還在1996年獲頒普立茲獎及東尼獎(註4)最佳戲劇類獎項.

這齣原在東村小舞台 – 我們一般稱之為外百老匯(註5)的劇作,
何以成功跨入競爭激烈的百老匯甚至進一步躍進好萊塢大銀幕呢?
首先, 本劇的首創時間1989年雖然距今已將近十六年的時間
(但它在百老匯的首場演出則是1996年),然而它以愛滋病患者、
年輕人熱情奔放的感情、想執著自己理想卻又不得不與現實生活
對抗的爭扎等種種做為劇本內容,
直到今日都還是沸沸湯湯毫不遜色且同樣吸引人的故事.
《吉屋出租》原劇作者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以充滿活力
帶有叛逆味道的搖滾樂、滿不在乎的爵士樂甚至加上一些探戈舞曲
的揉合, 創造一齣緊湊而扣人心弦的歌舞劇.
八個朋友 – 八個主角彼此心心相連. 藝術工作者常面對的窘迫生
活壓力並沒有壓垮他們,相反地, 他們還能同心協力共同對抗想要以
斷電施壓迫使這群藝術工作者遷離倉庫型住宅(註6)的房東.
但除了為生活的抗衡之外, 這群年輕人還有著愛恨糾葛的情欲,
也有眼看著自己最愛的戀人患了愛滋病卻束手無策且只能陪他
渡過生命最後一段時光的款款深情.
像主題曲『愛的季節』(Seasons of Love)歌詞中所唱的:
[525,600分鐘, 你如何衡量生命中的一年?]
以一年間所發生的種種變故作為劇情,
但那一年的變故影響了八位主角的一生.

像很多其他以暢銷書籍改編的劇作一樣, 許多熱愛這齣歌舞劇的
百老匯劇迷或許也相當挑剔且不明為何克里斯多夫哥倫布(註7)
能雀屏中選為該片的導演? 一來他本身就是個超級搖滾樂迷,
所以當他在1996年觀賞了百老匯尼德蘭戲院裡《吉屋出租》一劇
的盛景之後, 他就深深愛上該劇.
事實上,不僅是克里斯多夫哥倫布而已, 東岸幾個最負盛名的重量級
大導演如: 馬丁史科西斯、史派克李…(獨漏伍狄艾倫, 想是這種年
輕的搖滾樂風不適他的基調)都曾表態有意拍攝電影版. 多年的進行
過程當中,倒是由百老匯中赫赫有名的新一代編舞家羅伯馬歇爾(註8)
與一些獨立製片商談,但到頭來不知怎地陰錯陽差地反倒促成了《芝加哥》
電影版本開拍的美事.

一些歌舞劇作在被改拍為電影版時, 通常製片的電影公司基於票房
號召力的考量,總希望採用具觀眾緣和票房紀錄佳的演員. 尤其《吉屋出租》
是這樣一齣爆發力強、十足年輕色彩的劇作,好萊塢自然想延攬當今歌壇上
引領潮流的年輕歌手來擔綱演出. 但這樣一來, 拍出的影片不就像商業化
濃厚的MTV一樣了嗎?
雖然不若電影人口之眾, 但《吉屋出租》挾其百老匯名劇的忠實觀眾意見
卻也不容被輕忽.而在諸多有意製作此片的電影公司中, 也因改編劇本和
選角的諸多原因, 直到後來才塵埃已定地落到翠貝卡公司(註9)手裡.

導演哥倫布認為最初深刻打動他觀賞這齣戲的核心力量畢竟還是來自
原版那一票卡司,演員之間彼此毫無間隙的絕佳默契和躍躍於每一場
景中的強大戲劇張力與互動感,遠非流行歌壇上的歌手或其他專業電影
演員能於片刻拍攝間所營造出來的.有鑑於此, 所以哥倫布堅持找來了
十多年前演繹這齣戲碼的原版演員再度齊聚一堂,
算是對粹死的原作者強納生拉森(註10)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而當初八個最原版的歌舞劇演員在經過哥倫布的誠摯的邀約後,
其中一位因懷孕而不克演出、一位自認年事已高不復片中角色年輕的神采;
其他六位雖然如今分別於其他表演領域各有一片天, 卻都欣然地在導演的
號召下投入拍攝演出. 至於倆位非原版歌舞劇演員而新加入的主角,
其一是飾演咪咪的羅莎里歐道森(註11), 另一則是飾演律師的莎拉席佛曼
(Sarah Silverman).

雖然同是百老匯的歌舞劇改編, 只是我個人比較偏好《芝加哥》中的
舞蹈場面,《芝加哥》一劇的百老匯演員精煉完善的演出,那種肢體
語言和舞蹈動作中強勁的力道傳達給劇院觀眾的震憾感,遠非電影場面
可比擬. 至於《吉屋出租》則是音樂的節奏感強於編舞的部份. 雙方
各有所擅, 就看觀眾自己的喜好而定.不過無論如何, 電影版的《吉屋出租》
還是蠻好看的電影. 何況劇中演員(註12)都是擁有真實力且完全親自演唱的
金嗓子呢!

註1: 普契尼一生創作歌劇不算太多, 但每齣皆膾炙人口、傳頌經年且歷久不衰.
   其著名作品包括: 1896年的《波西米亞人》、1904年的《蝴蝶夫人》和
   1926年的《杜蘭朵公主》等.

註2: 即使是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 其創作靈感也是來自一本名為Scene de
   la vie de Boheme
  《波西米人的生活》的法文小說.

註3: 如今一般人追溯所謂「波西米亞人」,是指波西米亞地方(捷克一帶)常見的
   吉普賽人,他們貧窮而居無定所,但愛苦中作樂. 後又被引申為群集巴黎
  「左岸」未成名的窮藝術家, 再之後成了喜愛漫無目的四處流浪年輕人的
   代名詞.但實際上, 真正的波希米亞居民大多數是保守的農民, 完全與
   浪漫形象沾不上邊.

註4: 東尼獎是美國於1947年由美國紐約的劇院派所成立的一個專為頒給傑出
   舞台劇、歌舞劇和廣播劇作等的獎項, 由700位專業劇評人士和劇作家
   做為評審. 對於從事劇院工作的藝術工作者而言,東尼獎就是他們此一
   行業的奧斯卡獎(但奧斯卡獎難免被財大氣粗的電影財團公司所左右,
   而東尼獎則不然).

註5: 紐約的東村在地理上,係指著曼哈頓以東的第14街至休士頓街一帶範圍.
   休士頓街以南即著名的蘇荷區,附近又是紐約大學校區, 所以這一地理帶
   向以年青人、各類藝術工作者聚集出名. 凡是新創的劇作,皆在外百老匯
   (Off-Broadway)試演; 如能獲得劇評家的青睞和觀眾的好評,則該劇便
   有進入百老匯正式演出檔期的機會.而另有更前衛更具實驗性質的劇作則
   又在外外百老匯(Off-off-Broadway)演出.

註6: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 紐約著名的藝文活動吸引了全球各地離鄉背景
   到此取經的年輕人.彼時這些滿懷理想卻身無分文的藝術工作者僅能居住
   在蘇荷區一帶廢棄的廠房裡,這些大型似倉庫般的鑄鐵磚木建築物(Cast Iron)
   偌大的空間反而成了他們作品的最佳展示場所.
   在六○年代, 約幾十塊美金就能租到一個七十坪左右的樓層; 但到了八○年代,
   房租已漲到每個月近七百美元, 而九○年代更是隨著炒熱的地價, 房租飆漲到數
   千上萬美金.房東眼看著炙手可熱的房產若是租給接二連三進駐蘇荷區的世界精品
   名牌做為旗艦店,高價賺得的租金豈不比讓一群苦哈哈怎麼也很難出頭的窮藝術家
   來的好.《吉屋出租》一劇的內容便是基於這種房客為保衛自己的庇護所而戰的現
   實所編寫出來的劇本.

註7: 克里斯多夫哥倫布導演作品年表: 小鬼當家(1990)/小鬼當家(1992)/窈窕奶爸
   (1993)/懷胎九月(1995)/一路響釘噹(1996)/親親小媽(1998)/變人(1999)/
   哈利波特之神秘的魔法石(2001)/ 哈利波特之消失的密室(2002)

註8: 羅伯馬歇爾(Robert Marshall)在執導《芝加哥》一片之前,是百老匯圈內著名
   編舞家,曾編過《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雌雄莫辨》
   (Victor/Victoria)和新版的《酒店》(Cabaret).
   最新電影作品是將在十二月於北美上映的《藝妓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

註9: 翠貝卡製片公司(Tribeca)是由勞柏狄尼諾與友人組成的公司. “翠貝卡”
   名稱源自勞柏狄尼諾在紐約居住的地區(位於曼哈頓蘇荷區南邊,左鄰中國
   城的Canal街,東接百老匯,西銜哈德遜河.它也曾是個充滿大型倉庫建築的
   舊市區,近年來成功地改造為新興且高級的雅痞都會區. 勞柏狄尼諾所舉辦
   的【翠貝卡影展】每年亦同樣在此地舉辦.

註10: 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在1996年1月, 這齣《吉屋出租》處女
   作於外百老匯試演的前一晚,因不明原因粹死, 享年35歲.

註11: 羅莎里歐道森(Rosario Dawson)作品年表: 《喵女當家》(2001)/
   《25小時》(2002)/《聖灰星期三》(2002)/《星際戰警II》(2002)/
   《亞歷山大大帝》(2004)/《吉屋出租》(2005)/《罪惡城市》(2005).
   羅莎里歐道森片中飾演的角色, 亞洲巡迴演出(2006年開始)則由香港演員
   莫文蔚擔任.

註12: 在《吉屋出租》中飾演資方房東代表班尼的演員泰迪格斯(Taye Diggs)
   如今在影壇演出甚多, 其實他原為舞台劇出身同時也是《吉屋出租》百
   老匯劇的原版演員之一. 泰迪格斯的作品年表:《芝加哥》(2002)/《重裝任務》
   (2002)/《嘻哈接班人》(2003)/《特種部隊》(2003)/ 《吉屋出租》(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