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就在旅行的過程中(6月23日)得知脫(留)歐公投的結果是決定退出歐盟。於是我忍不住問:日不落?日不起?略帶嘲諷地說出,「一覺醒來,竟然真的脫歐了!(拿美金的公費)留英生有福了」這樣的話。

一直不想多發表意見,但參與到的幾個激辯,可以感覺得出來極左、極右都是支持象徵性(或實質上)脫離這個全球化的「典範」(或是模範)。脫歐、留歐孰優孰劣,憑良心講一時還看不出來,但可以發現平民和菁英們想得有多不一樣,這場公投將來肯定會成為直接(v. 代議)民主的教材之一。

當時只表達了,希望接下來還能看到(傲慢的)英國解體的發展(顯示為看好戲的心態…),但後來看到許多身邊的朋友都在激憤Brexit是racism/nationalism的展現(是屬於世界主義的人權、民主倒退),但我實在不覺得那跟是否remain有關。

偏偏這些民族情緒是懷舊的、憂鬱的,是文化上的、社會上的,甚至性別、性傾向上的,而恰好不是帳面上的制度、法律、救濟可以再現的。身為「被視為菁英」的外國人,我無法想像其他「不被當作菁英」的他者是怎麼看待在地人的冷嘲熱諷的,即便昨天之前英國還在歐盟裡。

英國人並不會因為remain與否,就因此沒有xenophobia,而Brexit的終局結果,正好逼得他們政府正視自身公民一雙不合時宜的「帝國之眼」。反之,我也聽到一些communists/anarchists都是想搭順風車脫歐的,所以這場貌似「出乎意料」的攻防結果,正好成了極左、極右的交叉點。

對照我在火車上讀著Johanna Oksala 的#‎Foucault_on_freedom‬,結論寫到自由的危險與「隨時失去性」,於是只有放在「當代事實」(contemporary realities)中檢驗,才能保有其(假設上/理論上)解放的意義。

不論接不接受這樣的詮釋(與節錄),都無法否認,關於「自由」的哲學意義及其日常實踐,我們都還知道的太少,少到我們可能虛擲浪費它,少到我們可能誤以為我們曾經擁有過,少到我們假設其他人也都一樣在乎;但或許,這也是一種「自由」,只是不在我們的想像空間當中。

有記者追蹤一路發展的民調結果,並問:為什麼「可怕經濟後果論」擋不了英國脫歐(Brexit)?我卻覺得配搭issue-priority的考量,所謂「世代不正義」的論述才有詮釋上的意義,不然看來都只是一面之詞罷了。

是否「守勢」現實主義的心態已經悄然轉變成「攻勢」的(對國際合作的懷疑),其實也值得觀察。還記得某天在火車上跟一個西班牙籍的朋友爭得面紅耳赤,他覺得我的冷嘲熱諷對現在住在英國的歐洲移民不公允,我忍不住跟他大談了歐洲人的傲慢跟對世界的「單方面」的想像。

然後我們停在「後殖民時代」的前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轉型正義:一個乍聽之下與Brexit無關,卻牽動世界主義格局下不同「世界」居民(核心/邊陲的流動)的躁鬱源。世界局勢「正在轉變」的大背景下(他者崛起、中心失衡且失寵),也是列強這幾年開始緬懷榮景(而幾乎停滯展望未來)的遠因。

所謂「天堂下的失序」讓人產生遐想,雖然我不太能認同Žižek「概括」近代「左派」的意涵,以及許多我覺得並不恰當的比喻和修辭,但我的確也感受到一種轉變正在發生,從下而上的。就如同「手天使」要求我們重新看見那群「被迫」去性化的障礙者,沒有人想要當天使,只想好好做人。

從Queer Asia,到前陣子看到彩虹旗飄揚罷工現場、台灣人組團參與London Pride,或正在發生的「東亞迫遷法庭」(East Asia Tribunal on Evictions),都一直讓我想到nomad-rhizom的行動方案。雖然反對這種「現實主義式」(realist)理解德勒茲的人會覺得,這樣過於positivist/revitalist的詮釋,就一點也不酷了,也使得德勒茲的聚合體不再「解構」。

但我覺得那是因為只把重點放在「節點」之間的串流,卻忽略了個體獨立的自主性,以及顛覆傳統運動模式的「創意」與動能,因此更需要關照運動的「方式」,而非「形式」。除了nodes與其交集的力量線(lines of force)之外,更值得被同時觀察的是所有「向外」的逃逸線(lines of flight)。

後者係與原有的、猖狂的「部署」構成交叉但矛盾的平面,在反射的倒影中相互批判。放在全世界極右派崛起的脈絡中,台灣自身的國際關係格局裡,或新社會運動去中心化、去階層化(但也朝向結盟,無論是否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的發展來看,都能產生不同的詮釋意義。

越來越無法被「總體化」的政治立場,甚至「光譜」這個metaphor也難以為繼,教決策者無所適從、掌權者動輒得咎,讓每個人都裡外不是人或許能成為一種新的政治策略。當然無法完全取代仍有存在必要、賦權導向的「身份政治」,但至少肯認了multiplicity of justices/truths/relationalities的可能性。

因事件和利益的「特定不能」,而模糊了單一面向的權力關係;然而,這個方案的弊在於目標曖昧、敵友不明,有論者認為這會削弱「全面革命」的力道,但其優點是利用草木皆兵、「游擊式」的衝突,創造出貌似總動員的現象(不論虛實)。

這也是我從Brexit(或任何被評論家拿來相互比喻的現狀)前後觀察到的,當「議題/選項」扁平化(either去or留),小資階級和無產階級、無政府主義者跟國族主義者就有可能在affect上合流,進而突襲並突顯統治者的無能與手足無措。

回到Queer Asia,雖然我收穫豐富,但我也隱約感受到queer和Asian之間的扞格,卻也迸發出理論與實踐「可行」的結合處,亞洲化酷兒或酷兒化亞洲都成為可能的出口。於是我看見台灣人走上倫敦街頭搖旗吶喊,濃妝豔抹的順性別異性戀。

還有那些「若隱若現」於各類抗爭行動的同志,各種層出不窮的攪和和快閃打破了身份/階級的界線,於是社會變成難以歸類的「眾人」。當串聯成為事實(聲勢),統治者不再能憑藉就單一事件的「表態」作為回應,因而「畫大餅」或「一條龍」的治理手段不再容易取信(或魅惑)複數的、分身的眾人。

但也必須留心的是,不能只看見connectivity/productivity,與此同時也隱含著隨時disjunction/destruction的風險,因為眾人是彼此的參照,差異中或有類似,卻不會因此「混同」。我寧願暫且說是風險,而不是「危機」。

因為斷裂和破壞並非不能是契機,端視何時發生、怎麼發生、產生什麼結果與影響?甚至,如何解釋、由誰解釋?如同德勒茲說的,解轄域化(deterritorialisation)的結果若能創造缺口,延伸「身體」的潛能,而非純粹自我毀滅,或為慾望所用,則都是值得肯定的,星星之火式的行動不也正因此「貌似」能燎原。

*********

無論悲觀或樂觀,感慨之餘,還是說點題外話:

  很感動,終於看到自己的第一篇期刊論文發表了(7/4),小小地鬆了一口氣,真是一記強心針吶!What a bedside surprise after holidays…

  My first journal article (LGBT rights versus Asian values: de/re-constructing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rights) is finally published. It was an interesting and surprising experience, informed in late May without correction, and I've been feeling so unreal until it's now released (after so much paper work of processing).

  It is based on a synthesis of papers that I presented last year at NGender Conference and Asia Centre's annual workshop. I'd like to give special thanks to Pin, who was annoyed by me for lots of discussion on relevant issue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rexit
    全站熱搜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