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從三一八看見統/獨,卻從同運看見左/右,於是一切變得混沌彷徨;直到反課綱,我才正視了這個各為光譜的網格呈現,從最保守到最反動(似乎能如此理解):從右統(ROC憲法主義)、右獨(新自由主義式民族自決),到左統(PRC憲法主義)、左獨(馬克思主義式民族自決)。

右派是個人主義、市場導向的,經濟資本、政治實力決定一切,所以是現實的、當今的、理性的,卻也是相對保守而不討喜;左派是集體意識、抗爭路線的,社會正義、審議民主決定一切,所以是理想的、未來的、批判的,但也常過於激進而不討巧。但在四向網格中,去統治的「安那其」是沒有角色的,去國族的「世界主義」是沒有能見度的,所以選擇題裡,似乎沒有「以上皆非」的選項。

關於「亞細亞的酷(孤)兒,嚴防新自由同化」的口號不斷被提出時,在平等之前,須先想想我們要的是同化於主流創建的結構中,因此「判定」「包容」的優先順序(最大群的先納入),還是真實地承認文化的多元性、主體的流動性?這為何重要?因為這將影響整個運動的策略以及「攏絡(以為破除傳統就是超越現代)民眾」的說帖。

法律學者尤其尷尬,因而會有「這是理想,但不是現實」的感慨。「而且也有問題:同化是同化於何種價值還是社會結構?同化的方式一定是有先後順序或因此涉及群體對象?馴化、同化與異化真的沒有歷史上的必然性與階段性?其他議題的類比在LGBTI上有什麼不同?」當然,最大的難題,卻也最重要的還是:「怎麼做?獨立建國?回到原子化的社會?」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酷兒批判」常常停留在「文化研究」之中。作為學問,它提供了一個想像空間;作為政治,它涵養了一批反政府主義者(或文化相對論者,或理性懷疑論者,或法律浪漫主義者)。作為運動,它又只好退居幕後了,終究悖離了人性(如果我們相信人性真有天生,而非全然建構而成),就像失敗告終的共產制度、消聲匿跡的全球公民一樣。

「性/別運動」似乎還是應該回到生活中、社區中去實踐與討論。現今很多運動的論述都在都會中、學院中、社運中,但常民生活(尤其常民知識、觀感和文化實踐)裡卻不見顯著改善或議題的能見度,因此知識與實踐彷彿常處於斷裂的狀態。這幾年,感覺距離又拉更大了,早年還更有從草根出發的感覺(可能草長長了,紛紛有可收割的錯覺了)。

讓人比較困惑的是,如果真想「探究」民心之所向,為何不「量化」呢?當然從源源不絕的文本產出也能窺見一二,但終究是菁英的論述工具,代表性也當然不足,這背後定有不能言說、無法面對的真相,就像我們看待「氣候變遷會導致世界末日」一樣inconvenient。不過,即使拒絕常民(多半都會被直接判定公民素養不足,儘管公民素養也是知識階層定義的),菁英之間似乎也無法對話。

一種文人相輕之風再度揚起,這樣還算是追求民族自決嗎?(從獨的角度而言,統者本是受限於「先國家再民族」、「先法治再民主」等受限的想像力,而只看得見憲政體制下的社會,而非憲法文本亦為一種社會集體創作的後驗事實。以憲法「自始正當」為前提的情況,就是無法溝通,舉凡涉及「撕毁」、「割裂」、「斬斷」等偏激論述,卻反而突顯了法治人的驕傲、社運者的矛盾。

如何重新定義酷兒?當其目標是為「一切性/別化、種/族化、文/史化、階級化」,進而去性/別、去種/族、去文/史、去階級,酷兒不再只是「新公民的認同或接納」,而是去公民的,讓所有的主體「各自為主」,結果還是殊途同歸地回到了安那其;爾後,當「各自為主」的主體相互緊密連結,甚至再產出新的社會特質時,早已不在乎任何會導致區隔之本質,訴諸後現代世界的遺忘能力。

不論量化、質性的研究,斷章取義、片面詮釋的結論都是有失偏頗的,所以每當看到有人提出「證據」二字,除了推論的邏輯外,都也應該要特別注意證據何來,及其在脈絡裡的有效性與解釋力。若從這個標準來看,當今台灣社會裡的各種言說,還是多半淪於各自言說著,憑恃著本就沒有要讓凡夫俗子懂的「形而上學」加「邏輯分析」(貌似對立)的能力,解構脈絡、超越經驗、忽視實踐。

詮釋故事變得比創造故事還重要,每個人都顯得「清新脫俗」,沒有人有私心,沒有人能做自己,每個人都受制於大時代而非得說上話,於是互批是為了真理、互捧是為了戰力,「戲說社會」的結果,到最後竟真像是一場RPG遊戲了:選角、結盟、問候、集結、打怪、死掉、重來、打怪、打怪、打大魔王、任何形式之GG...(反正死掉還能重來、裝備可以再買,而遊戲也會一直更新下去)。

以上,是我這兩天剛好讀到最近人氣頗高的兩篇文章的小心得(又不務正業了):(一)Sherman Tan的“Gay Asia should resist liberal assimilation”(28/08/2015)和(二)丘琦欣的《左統到底在害怕什麼?》(08/31/2015)。一直不小心透露出自己是不切實際的安那其共產和平主義者,真的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LPH Po-H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